蔬菜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6217 | 回复数:4

发表于: 2011-1-2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将几种常见的蔬菜土传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番茄腐霉根腐病:最初病株顶部叶片先萎蔫,似缺水状,中午较明显,早晚尚能恢复,数日后全株叶片萎蔫,叶片灰绿,不能恢复常态。病株须根和次生根产生水渍状淡褐色腐烂随后发展到主根和根茎处,剖开茎部可见维管束呈褐色,植株生长缓慢。一般地块病株率5%-10%,严重时达到50%以上,如防治及时病株可恢复。该病的病原菌为鞭毛菌亚门腐霉菌属真菌,不同的生理小种发病温度有差异,瓜果腐霉菌高于24℃易发病,而宽雄腐霉菌在24℃以下病害蔓延快。病菌主要通过根部伤口侵入,进而堵塞导管,分泌毒素影响水分运输,造成植株萎蔫,破坏寄主的正常代谢,导致产量的大幅度下降。防治方法:首先要加强栽培管理,选择优良品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温汤浸种,浸种时将种子放入52-55℃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降至30℃,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泡1小时,最好采用化工化培育的秧苗,定植后缓苗快,可防止病菌侵染,有效防止病害发生。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30%恶毒灵水剂800倍液,或绿亨1号3000倍液,或72%双霉威水剂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0%根茎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0.1-0.2千克,发病轻时7-10天1次,病重时隔5天1次,还可喷施OS-施特灵水剂500倍液,或阿波罗963水剂1000倍液,可增强植株抗病力。

番茄腐霉茎基腐病:植株茎基部即土表上下2-3厘米处产生水渍状暗色病斑,随植株生长病斑向上下扩展,茎杆发软,继而绕茎一周扩展,严重时茎基缢缩,枯部叶片萎蔫,几天后植株萎蔫倒伏,该病在30-34℃高温条件下,湿度大时发生重,病株易折倒,定植后遇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或温差大,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重,发病特点主要为害顶职后的番茄,秋季定植后7-10天至第一穗果开花结果期均可染病,轻者病株率10%-20%,一般30%-40%,重时全棚毁苗重栽,对番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防治方法:尽量避免盲目早播早栽,定植后的植株周围地膜,降低湿度,并扒开植株周围的表土,露出植株茎基部,使其通风透气。定植期过早或定植后温度偏高时应适当推迟覆膜时间,尽量不要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药剂防治方法可参照番茄霉腐根腐病。

茄子茎腐病:定植不久茄秧即可发病,多在根茎(地表以下)褐茎基部(地表以上2-3厘米)发生。茄子地上部叶片萎蔫,似缺水状,发病初期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几天后全株枯死。茎基部靠近地面处产生褐色凹陷斑,向四周扩展,直至环绕整个茎基部。
  防治措施:发现病株及早拔除。由尖镰孢菌、黄色镰孢菌引起的茎腐病,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灌根;对烟草疫霉为主引起的茎腐病,可用77%多宁600倍液灌根,结合用72%克露600倍液喷施茎基部。

番茄疫霉根腐病:也叫根腐疫病,病原为寄生霉菌和辣椒疫霉。发病初期主根根端及须根和次生根产生水渍状淡褐色腐烂,后茎基部出现褐色病斑,严重时绕茎基部一周,导致地上部萎蔫。纵剖茎基或根部,导管变深褐色,最后根茎腐烂,不长新根,一旦发生蔓延速度快,土壤湿度大时4-5天可扩展到全棚,这是与腐霉根腐病的主要区别点。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灌根。

黄瓜腐霉根腐病:该病主要表现根系少,植株主根、次生根及根茎部初呈水渍状,随后产生淡褐色水渍状斑,扩大后凹陷,严重时病斑绕根基或根茎一周,干缩变细,致地上部的顶部叶片或整株叶片出现萎蔫,纵剖根茎部维管束变淡褐色,以后根系的须根,次生根呈水渍状腐烂,不长新根,重病株枯萎而死,与植株生理性萎蔫的区别,后者根系多而粗,无水渍状腐烂,根茎不干缩变细。防治:将黄瓜种子用50℃温水浸泡20分钟,或用OS-施特灵水剂3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黄瓜种衣剂处理;苗床在整畦施肥浇透水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30%土菌消WP500倍液均匀喷洒在苗床内。也可将50%多菌灵WP或30%土菌消WP或50%福美双WP,或40%五氯硝基苯WP按8-10克/平方米药量与适量细干土混均匀撒施,取1/3撒于床面或播种沟内,剩余2/3撒于播种后的种子上,对蔬菜苗期病虫害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要注意保持床表面湿润,以免发生药害。营养钵或穴盘育苗每平方米土可选用以上药剂量150克拌匀装钵播种;其苗后用OS-施特灵水剂600倍液,或6%阿波罗智能963水剂1000倍液,或用3%克菌康WP800倍液灌根或喷施。定植时,每穴土用30%土菌消水剂800倍液灌根,每穴灌0.1-0.2千克,缓苗后至伸蔓结瓜期初见病症时,可用绿亨1号300倍液,或用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5%三乙膦酸铝WP500倍液交替灌根2-3次。地上部同时喷施3%克菌康WP600倍液,或OS-施特灵水剂500倍液。为促使尽快生根褐根系茁壮,增强植株抗病力,还可施用6%阿波罗智能963水剂1000倍液或生根剂灌根。

辣椒疫病:该病在苗期,茎基部产生暗绿色腐烂,小苗倒伏,成株期叶片受害,病斑近圆形、暗绿色,没有明显边缘,环境湿热扩展很快,使整个叶片腐烂;茎和果实发病,形成暗绿色至暗褐色腐烂,发展很快,往往整个果实腐烂,腐烂处长1层薄薄白霉。该病的致病菌如真菌中鞭毛菌亚门疫霉属辣椒疫霉菌,以卵孢子和厚坦孢子在土壤里和病株残体上越冬,或随种子带菌。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的卵孢子和厚坦孢子萌发管侵入寄主,并在病株上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随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进行再侵染,以致使该病流行。据观察,高温、高湿、土壤积水,或干旱时大水漫灌,以及多年连茬地块,普遍发病,且危害严重。

 防治辣椒疫病,除在选用抗病高产良种基础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轮作 前茬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集中处理残枝落叶,采用与十字花科蔬菜或豆科作物轮作,或采用水旱轮作,以减少土壤病菌残留量。

  2 培育壮苗 培育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幼茎粗壮,根系发达的适龄壮苗,是防治辣椒疫病实现高产优质的关键。为此,必须确实做好种子和苗床的消毒工作,加强苗期管理。消毒方法为:

  2.1 种子消毒 将种子用52摄氏度温水浸30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捞出后拌少量草木灰后播种;或把种子在冷水中预浸10小时,再用1%硫酸铜浸5分钟,捞出后拌少量草木灰立即播种。

  2.2 苗床消毒 每平方米苗床用8克40%乙磷铝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与15千克细土拌匀,播种时用1/3药土垫底,2/3药土盖种。

  3 合理密植 适当密植可以提早封垄,这样,地表有枝叶覆盖遮荫,土壤温湿度变化小,植株长势好,抗病力增强。

  4 注意排水 可采用深沟高畦整地,做到雨停畦干,晴天于适当干燥状态,使辣椒根系生长良好,增强抗病能力。

  5 科学施肥 辣椒生长期长,对土壤的营养条件要求较高。首先要重施基肥,肥料以不带病菌的厩肥、堆肥、腐熟禽粪、草木灰或绿肥等,每亩施用4—5吨。施肥采用畦中挖沟条施,再覆土12厘米左右,辣椒栽在肥沟两旁。肥料与根系应相隔一定距离。当有机肥不足时,可采用复合肥和钾肥,在整畦时均匀撒施。高产地区还采用有机肥配合石灰粉撒施,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达和植株生长,从而减轻发病。

  6 及时用药 种子出苗后2-3片真叶时,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1次;定植后至高温雨季来临之前,以预防为主,雨后抢晴用药,重点喷洒地表及植株基部;当田间出现个别病株时,宜采用全园喷洒和个别病株灌根相结合的办法。辣椒疫病在高温高湿季节病菌急速繁殖,当植株长势较弱或遇有伤根外,容易发病。因此,在高温高湿季节应定时用药防治,一般7天左右用药1次,药剂可选用:58%甲霜灵.猛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2.20%普力克水剂700倍液等。

辣椒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随着保护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轮作倒茬减少,病害发生日趋加重。现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辣椒根腐病的症状

    辣椒根腐病多发生于定植后。发病初期,病株枝叶特别是顶部叶片稍见萎蔫,傍晚至次日早晨恢复。症状反复数日后,叶片全部萎蔫,但叶片仍呈绿色。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及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木质部。横切茎观察,可见微管束变褐色,后期潮湿时可见病部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层(病菌分生孢子)。

    二、辣椒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辣椒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其在土壤里可存活10年以上,传播渠道主要靠肥料、工具、雨水及流水传播。

    辣椒根腐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温度在22~26℃最适合发病,超过30℃发病率在2%以下(1998年7月在烟台市农业学校温室定植,发病率为1.5%)。辣椒根腐病对湿度也很敏感,湿度越大,发病越重(据山东省烟台市宫家岛观察:保护地浇水1次,发病率提高10%)。大水漫灌发病重,小水勤浇发病轻。

    三、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1.选无病土育苗若苗床带菌,可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抗枯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平方米泼药液6千克进行土壤处理。

   2.合理轮作辣椒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为减少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有条件的最好进行水旱轮作,或者与非茄科蔬菜轮作至少8年以上(烟台宫家岛观察:轮作8年发病率仍为10%以上)。

   3.加强栽培管理据调查,同一块地高垄栽培比低垄栽培明显发病轻;用塑料薄膜覆盖发病轻。因此,灌溉时尽量不要大水漫灌,有条件的可进行滴灌并及时增施磷、钾肥,可以增强抗病力。

   4.药剂防治

(1)定植时用抗枯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浸根10~15分钟,防效较好;或用多菌灵、抗枯灵制成药土(每平方米用药10克,1/3下垫,2/3上盖)。

(2)定植后浇水时,随水加入硫酸铜溶入田中,每亩用量为1.5~2.0千克,可减轻发病。

(3)定植缓苗后,开始灌第一次药(不管田中是否发病),每株250毫升,每7天1次,连灌3次。由于根腐病是土传病害,一定要提前灌药、预防,如发病后再用药,效果甚微。药剂可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抗枯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4)药剂防治时关键在于早防早治,以防为主田间出现病株时,可采用50%多菌灵WP500倍液或30%根克威胶悬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灌根和喷施茎基部。

西瓜菌核病:叶、叶柄、幼果染病,初呈水渍状,后软腐,其上长出大量白色菌丝,渐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茎蔓受害,初期在主侧枝或茎部呈水浸状褐斑。高湿条件下,长出白色菌丝。茎髓部遭受破坏,腐烂中空或纵裂干枯。果实染病多在残花部,先呈水浸状腐烂,长出白色菌丝,后逐渐扩大呈淡褐色,缠绕成黑色菌核。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或越夏。越冬或越夏后的菌核,遇雨或浇水即萌发,1年中有2个萌发时期,北方地区为4~5月和9~10月,南方地区为2~3月和11~12月。菌核萌发后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稍受震动即行喷出,有如烟雾,肉眼可见。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特别是在大风中可作远距离传播,也可通过地面流水传播。子囊孢子对老叶和花瓣的侵染力强,在侵染这些组织后,才能获得更强的侵染力,再侵染健叶和茎部。田间发病后,病部外表形成白色的菌丝体,通过植株间的接触进行再侵染,特别是植株中、下部衰老叶上的菌丝体,是后期病害的主要来源。发病后期,在病部上形成菌核越冬或越夏。

【防治方法】

1.轮作与土壤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与禾本科作物隔年轮作,或在西瓜拉秧后进行1次50~60厘米的深翻,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或子囊盘不能出土。还可以配合药剂处理:

(1)在西瓜定植前每667平方米施40%五氯硝基苯粉剂2千克。

(2)带药定植,即定植前在苗床喷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药剂防治用药最佳时间为开花初期或刚发现中心病株时。

2.农业防治:摘除病、黄、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温度,以抑制传病和流行;应多施基肥,增施磷钾肥,防止植株徒长和增强抗病力等。阴雨天要避免浇水,前期少浇水等均有一定防效。

3.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后视病情发展每隔7~10天喷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施药部位重点在植株基部老叶及地表。
Are you my Snowman?
发表于: 2011-1-2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的帖子,职业帮顶
发表于: 2011-1-2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专业啊 要是在有图片就更好了啊
心在中国农资联盟 欢迎有心之人加入
发表于: 2011-1-3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
发表于: 2011-1-3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wanyoupy 的帖子

关于图片,专家可以给补充一下不?
Are you my Snowman?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