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6650 | 回复数:4

发表于: 2011-1-5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低温死苗。在双季早稻育秧中,日平均气温必须稳定在12℃以上才能播种,如果播种期过早或播种后遇到阴雨天气,由于低温危害,使种谷中胚乳转化效率降低,苗体细胞质膜受到损伤,导致细胞中盐类等物质大量外渗,于是就出现烂种、烂芽、死苗现象。如果播期适当,加上旱育苗床的增温效应,一般是不会发生死苗的。

(2)青枯死苗。这是由于秧苗空气湿度急剧下降,叶面蒸腾迅速增加,根部水分供不应求时,叶片迅速卷曲(萎蔫),由浅绿色转变为深色而死亡的现象。双季早稻育秧时,在开闭盖棚调温调湿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出现青枯死苗;在麦茬稻育秧时,则由于齐苗后揭膜时间太迟或中午烈日下揭膜;以及揭膜后未能及时补水而出现青枯死苗。

(3)肥害死苗。为了提高床土供肥强度和床土蓄水保墒性能,旱育苗床的肥料用量,特别是化肥的用量,通常是水秧田的2—3倍。由于床土中肥料用量大,加之在干旱土壤中肥料迁移性小,很容易发生肥害。发生肥害死苗的秧田。一般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底肥不均匀、肥土未融合,有机肥未腐熟。一叶一心后,秧根下扎触及到肥团1肥塘被烧伤,导致地上部生理失水死苗;播种前将化肥施于床表面,未将肥料均匀施入10一15厘米土层处,导致播后出苗时胚根烧焦,使幼苗有芽无根,成片死亡;齐苗后由于追肥一次性用量过大,或施肥不均匀,施后又未及时浇水,导致肥害,受害重的秧苗成片或呈带状死亡;受害轻的因生长受阻而成僵苗或病苗。

(4)高温烧苗。双季早稻育秧期间遇到高温晴朗天气未及时揭膜通气降温;麦茬稻在薄膜平铺覆盖保湿齐苗期间,遇到日均温20℃以上天气,末及时采取遮阴降温措施,使苗床温度升至40℃以上,便会发生高温烧芽烧苗现象。

(5)干枯死苗。主要发生在1叶1心至3叶期,叶片从上到下,逐步干枯而死,原因是:苗床板结,耕作层浅,土壤蓄水保墒性能差,根系不能下扎利用深层土壤水分维持生理水分平衡,加之苗床水分补给不及时,遇到高温烈日天气,苗株干枯而死;播种过密,单株根系分布范围小,削弱了秧苗的抗旱能力。其次是由于单位面积土壤水分负荷加重,供需矛盾突出,死苗现象易发生;沙性强的苗床,培肥时未能施入足量的有机肥和稻麦秸秆,土层内有机质含量少,团粒结构差,在秧苗3叶期前后,表土严重板结,进行水分补给时,水分无法透过约1厘米厚的板结层,导致叶片卷曲不展,直至干枯而死。
(一)水稻旱秧田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缺肥导致生理性烂秧严重 水稻种子淀粉性种子,胚乳中的主要贮藏物质是淀粉,只要糊粉层中含有少量蛋白质,其含量仅为种子重量的8%,当秧苗生长到1叶1心时蛋白质即可分解完毕。如果这时秧床土壤中氮素缺乏,轻则影响秧苗生长,重则导致秧苗黄枯死苗。再加上土壤中养分的有较性水育秧低,所以旱育秧缺肥导致生理性烂秧相当突出。当旱育秧苗生到2叶1心揭膜后,因秧苗素质较差,极易被其它病菌侵染,引起传染性烂秧少数秧田块达50%以上,导致一些农户旱秧失败。  
  2.杂草种类多,种群复杂 旱育秧田由于栽培管理和选择秧床田块(旱田、水田)的不同,杂草种类与水育秧田有较大差别,杂草种群更复杂。共同趋势是:杂草种群趋向旱田,与前茬作物相近。在以旱田作秧床的旱育以旱稗、稗、铁苋菜、反枝苋等杂草为主;以水田做秧床的旱育秧田则以稗、旱稗、鳢肠、铁苋菜等为生。  
  3.螟虫产卵集中、卵量大 旱育秧较不育秧田面积更小(1:2左右),更集中,秧苗株矮,色绿,根系发达,分蘖较多。与水育秧田比较,螟虫在旱育秧田产卵更集中、卵更大。据调查,旱育秧一代螟虫(三化螟、二化螟)卵块每亩平均5486.6块,比水育秧田1604.5块高3倍多.其中旱育秧糯稻累计每亩卵量最高达12042块。在螟虫防治上,因旱育秧床面干燥无水层降低了药剂防治效果、虫、草害防治对策。 (下续)  
    
心在中国农资联盟 欢迎有心之人加入
发表于: 2011-1-7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湖北的水稻专家给大家传授水稻知识 哈哈
等待太久得来的东西,多半已经不是当初自己想要的样子了……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 www.nongzi100.com——农资网 www.nongzi.me
发表于: 2011-4-23 12: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长江大学农学院的邢丹英教授是专门研究水稻汉育秧的。
发表于: 2012-1-11 06: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3-19 09: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很好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