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506 | 回复数:1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4-1-17 00: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天在腾讯微博上看到这篇文章,很有思想,特别分享给大家:

近日,面对呼之欲出的城镇化建设政策,国土部制订了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基础,坚持一户一宅原则,决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的所谓“逆城镇化”行为”。此规定出台,受到了很多自诩为精英的学者教授,以及倡导绝对自由主义的家伙抨击,这些人无疑是善意的,但脱离不了“书斋正义”的局限性。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国运是否昌盛,前途是否光明,是由农村起决定作用的,这些个学者教授,精英名流,根本不了解农村的内核,甚至有些人从没去过农村,只是从新闻上揣摩农村的境遇与现实状况,就敢堂皇地套用先进公式,用绝对的自由主义去套用政策规定,用物权法等冷冰冰的法律条文去混淆现实的操作实效。这些无疑是纸上谈兵,我个人坚决赞成国土部的该项举措。

近年来,农村控诉强拆征地的行动日益强烈,出现了针对现行土地政策的抗议活动,很多学者将其绝对追究为“土地非私有化”。 并认为私有化是消除贫困与社会不稳定的解决方式。农民要求重新掌握集体土地,以阻止地方官员把集体土地出售给大型私人企业。然而,学者却误解为中国农民要求私有化。其实,我经过大规模的调查后,发现农民的真实目的恰好相反,他们是在阻止集体土地的大规模私有化以及集体土地被少数社会精英占有。在这些抗议活动中,农民并不是认为私有制优于公有制,而实质上他们只是想把集体土地从腐败的官员手中夺回,以阻止官商勾结侵吞集体资产。

很多倡导绝对自由经济政策的学者认为,土地私有化、土地集中到少数优秀农民手中、城市有钱人以及多数农民手中的城镇化,将会提高农村地区的效率和生产,促进经济的总体发展,最终实现繁荣昌盛,事实上这是一个悖论。私有化带来的土地丧失并非“穷人的选择”“落后地区的实践”、“有限的人力资本”等此类辞藻的必然结果。完全市场经济的竞争动力,在应用到当前农村社会时,一定会使得农民迅速出售其土地,并导致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剥夺了多数人的惟一生存之本。特别是在社会福利保障城乡差距巨大,保障不完善前提下,进行资本竞赛,农民会愈加贫困。

有些狭隘的学者认为,城市有钱人去买农村买地建房,会给农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收益。这种单方面的自由经济公式,在短期确实能带给农民带来实惠。但在根本政治制度没有变更的前提下,半个世纪以来,城乡两元形成的巨大鸿沟,导致现今的农民阶层尽管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却还是挣扎在最底层。他们目光短浅,思维狭隘,容易被现实利益驱使。根本无法理性认识到自由市场对自己的优劣,更谈不上去作自由选择。我们暂且来看看城市房地产形成高价的原因,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原因,不需述说。另外一个原因,即是金融寡头以及炒房团,人为因素所致。如果放任这些金融寡头去农村买地建房,不久的将来,农村也会出现现今城市房价高耸的局面,到最后,城市人就会用资本的威力,压缩农民早已逼仄的生存空间,让失去土地的农民陷入赤贫。

虽然土地私有化固然被奉为农村贫困的解决的一种方式,但是大量的证据表明,绝对自由化的土地改革会带来大量的农民失地、土地集中、社会分化加剧、农民加速向城市迁移、城市贫困加剧以及城市工资下降等后果。贫穷的失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无法避免遭到中国精英阶层的掠夺。土地私有化可以增强中国作为世界资本工业平台的吸引力,但从长远来看,却几乎无法提高农民和工人的利益。

鼓吹“土地绝对私有化”的精英们,没有正确理解广义的社会协调发展,因为绝对的土地私有化,必须建立在社会保障齐全与公平之上,假如对社会发展重新定义,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指标,还应包含生活是否有保障,能否获得住房、食品、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那么人们对土地私有化的评价将完全不同。如果这种重新定义还包含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清洁的环境、参与、社会关爱、个人与群体的发展机遇以及个人的自主权利,那么“土地绝对自由化主义”关于促进公平的理论范式所存在的不足就会更加清晰。土地私有化极有可能带来负面的结果,城市和农村的多数民众将更加贫困,更加依赖这些土地私有化的主要受益者——富裕和有权势的精英人士。通过土地私有化而强制实施脱离实际的自由市场计划,将会使中国的贫民和环境遭受灾难。

我在经过大量调查发现,在出售终生赖以生存的土地的过程中,农民们很少能保证得到土地出售款项的公平分配。并且,土地出售无法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监控,以避免滥用职权与土地流失。然而,中国几乎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在一些城市郊区土地出售依法进行,但最终的利益却被几位操作者获得,多数农民只能看着他们的生活遭到破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不是土地的全部私有化,而是起诉那些滥用职权破坏长远社会发展利益的权贵们。

我们应对那些要求土地私有化人士的思想根源保持清醒的认识。土地私有化明显损害多数中国农民的基本生活安全,但却清楚地表明,农村和城市的少数人可以从农村土地私有化中获取巨大的利益。土地私有化的压力不是来自多数农民,而是来自想从中渔利的新兴政治和经济精英。这些精英人士主动曲解农民通过获取土地来保障基本生活安全的急切呼吁,极力推动新圈地运动和均分剩余的集体财产,以加速全球资本积累,但他们却声称这是自下而上的所谓“农民运动”。

让我陷入疑惑的是:很多农民受到精英学者们的鼓吹后,赞成这种土地的绝对自由买卖,这无疑是一种狭隘短见。事实上,尽管我国也有物权法,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唯一现实,是确保了农民的宅基地无法被金融寡头们收买。我在很多农村穿梭过,一直对那些想将自己的土地低价套现的农民说,假如他越是贫困,就越不要将最后的那一亩三分地给卖掉,不然会陷入无底之渊。总而言之,在社会保障无法得到完善的前提下,阻止城里人道农村买地建房,是对农民的一种政策性保护,希望所有农民们能看到这点,不要被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所谓精英们蛊惑。

作者: 方  强         ——2014.1.13
发表于: 2014-1-17 09: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阻止城里人道农村买地建房,是对农民的一种政策性保护,希望所有农民们能看到这点,不要被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所谓精英们蛊惑。
有道理,坚决支持。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