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应如何管理好大棚蔬菜呢?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2730 | 回复数:1

发表于: 2014-2-27 1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气候反常,冷空气频频造访,对大棚菜生产极为不利。为此,提醒广大菜农做好大棚早春管理,达到增产增效目的。   
    1.科学调温:早春温度变化大,温度管理应以合理控温为主。要通过合理放风,调节棚内温度,茄子、辣椒等蔬菜白天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8-30度、夜间14-16度;番茄、西葫芦等蔬菜要控制在白天25-28度、夜间12-14度。番茄等蔬菜棚内温度上升到28度左右是开始放风,一般采取放顶风,随着外界气温逐步上升而逐渐加大通风量。下午4-5点以后外界气温下降前,及时覆盖草垫,以确保棚内温度始终维持在适宜蔬菜生长的范围内。中午棚内气温不高或白天刮大风时一般少放风或不放风。后期温度过高时,可采用放前底风。当夜间最低温度达15度以上时,不再盖草垫,可昼夜通风。  
    2.科学浇水:早春由于外界气温较低,大棚内通风量小,因此管理中应注意浇水的时机、时间、频率和浇水方式。大棚内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的,浇水最好采用膜下暗灌或者滴灌。  
    3.浇水时间:浇水应尽量选在晴天上午进行。早春浇水不必太勤,以防湿度过大导致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待进入3月中旬后,温度迅速升高,植株生长加快时,可适当加大灌水量和次数。一般在浇水后要封闭大棚,提高棚内温度,待地温上升后,再及时进行通风排湿,有利于植株健壮生长,抑制病虫害发生。  
    4.改善光照:一是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在棚内温度得到保证的条件下,不论是晴天还是阴天,草垫都要尽可能的早掲晚盖,以尽量延长棚内蔬菜的见光时间;二是保持合理的群体结构。进入生长中后期的温棚蔬菜,应做好整枝、绑蔓工作,提高光能利用率。并及时摘除老叶、黄叶、病叶等,减少养分消耗,防治病害蔓延。  
    5.及时追肥:在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的同时,结合浇水每7天左右冲施1次化肥(黄瓜可3-5天冲施1次)。追肥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适量增加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提高品质。在进行根施的同时,可采用叶面喷肥,如喷施0.2%-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  
    6.病虫防治:随着温度的升高,大棚蔬菜病虫害也将普遍发生。早春大棚蔬菜病害主要有茄果类的灰霉病、叶霉病,瓜类霜霉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白粉虱、蚜虫等。对各种病虫害的防治要积极贯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有针对行的进行防治。要注意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4-2-27 12: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顶一个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