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3323 | 回复数:0
1. 一种噻唑膦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噻唑膦杀虫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和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含有作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噻唑膦,所述噻唑膦占活性成分总量的20-100重量%,优选为30-90重量%,更优选为50-60重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组合物在制备注射液剂杀虫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噻唑膦杀虫剂组合物,内吸传导性强,靶标性强,作用迅速,对天牛、松材线虫、介壳虫、盾蚧、根结线虫等生活在树干里面或地下的害虫防治效果好,注射使用时,害虫的死亡率可达90%以上;配制和使用方便;注射使用时,药剂有效利用率高。本发明提供的噻唑膦杀虫剂组合物可广泛应用于森林、园林、果树等农林业杀虫领域。 申请号: CN201210180211 申请日: 2012.06.01 公开(公告)号: CN102696673B 公开(公告)日: 2013.05.22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明德立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 一种防治杞柳瘿蚊病虫害的啶虫脒复配杀虫剂 本发明涉及防治杞柳瘿蚊病虫害的啶虫脒复配杀虫剂,其每100份中含有下列重量原料有效成份:吡虫啉4-6、苦皮藤9-11、狼毒根9-11、苦参9-11、莞花4-6、贯众4-6、印楝果4-6、花椒4-6、黄连4-6、川乌4-6、槟榔2-3、蛇床子2-3,芦荟2-3、牵牛子2-3、蜂房2-3、松针2-3、百部2-3、雷公藤2-3,每种中草药均以其水提物或有机溶剂的提取物作为原料,本发明的复配剂生产成本和原料来源广泛,具有高效、低毒,并且安全性高,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抗药性,在防治杞柳瘿蚊病虫害有特效。 申请号: CN201210177674 申请日: 2012.05.31 公开(公告)号: CN102726466B 公开(公告)日: 2013.10.09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华安达集团工艺品有限公司 3. 一种防治杞柳瘿蚊病虫害的吡虫啉复配杀虫剂 本发明涉及防治杞柳瘿蚊病虫害的吡虫啉复配杀虫剂,其每100份中含有下列重量份有效成份:吡虫啉9-11、苦皮藤7-9、莞花4-6、贯众4-6、印楝果4-6、狼毒根4-6、苦参4-6、大蒜4-6、黄连4-6、洋金花4-6、槟榔2-3、蛇床子2-3,地肤子2-3、皂角树叶2-3、臭椿叶2-3、松针2-3、百部2-3、雷公藤2-3,每种中草药均以其水提物或有机溶剂的提取物作为原料,本发明的复配剂生产成本和原料来源广泛,具有高效、低毒,并且安全性高,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抗药性,在防治杞柳瘿蚊病虫害有特效。 申请号: CN201210176888 申请日: 2012.05.31 公开(公告)号: CN102726465B 公开(公告)日: 2013.10.09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华安达集团工艺品有限公司 4. 一种吲哚二酮哌嗪类衍生物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来源杀虫剂,具体的说是一种吲哚二酮哌嗪衍生物的应用。吲哚二酮哌嗪类衍生物可用于制备农用杀虫剂;所述吲哚二酮哌嗪类衍生物为式(I)或式(II)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吲哚二酮哌嗪类衍生物作为微生物来源天然产物,只含有碳、氢、氧、氮4种元素,在环境中易于降解,且对非靶标生物,特别是害虫天敌及有益微生物影响较小。 ![]() 申请日:2012.05.16 公开(公告)号:CN102669110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5. 一种含吡啶的三氟丁烯类杀虫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吡啶的三氟丁烯类杀虫剂,该杀虫剂的结构式为: ![]() ![]() ![]() 申请号: CN201210151694 申请日: 2012.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2696609B 公开(公告)日: 2013.09.11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潍坊中农联合化工有限公司 6. 一种园林植物专用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配制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植物专用的植物源杀虫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植物干粉(以重量计)70-90份,无机碱2-6份,粉状表面活性剂5-10份,3种成分混合而成。该产品便于运输、储藏,使用安全,尤其是适合于对安全性要求更高的园林植物的杀虫和驱虫使用,对于园林植物的红蜘蛛、蚜虫、白粉虱、介壳虫、白盾蚧、桃红颈天牛、斜蚊夜蛾、卷叶虫、尺蠖、月季叶蜂等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园林植物不仅适合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也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还包括室内花卉装饰用的植物和园林种苗。 申请号: CN201210146114 申请日: 2012.05.11 公开(公告)号: CN102669190B 公开(公告)日: 2013.10.02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农林大学 7.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所述杀虫组合物由活性成份与辅助剂组成,所述活性成份为醚菊酯与氟虫双酰胺,所述醚菊酯与氟虫双酰胺重量比为1~40:1~40。本发明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和持效作用,均高于单一使用效果;根据孙云沛的共毒系数公式算出,醚菊酯与氟虫双酰胺各配比组成的杀虫剂组合物的共毒系数为120.41~247.21,均大于12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根据田间示范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杀虫剂组合物对水稻稻飞虱与甘蓝小菜蛾的田间试验防效显著,其药后7天防效达到88.9~97.8%,药后14天防效达到91.3~96.5%,并且对作物安全。 申请号: CN201210143798 申请日: 2012.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2696601B 公开(公告)日: 2013.11.13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8. 一种含有四氟醚唑与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四氟醚唑和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重量比为100∶1~1∶100,特别地20∶1~1∶20。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与单一杀菌剂相比,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杀菌效果,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单一杀菌剂;而且用药成本低,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组合物对试验作物均无明显不良影响,叶色、长势等都正常,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申请号: CN201210129977 申请日: 2012.04.27 公开(公告)号: CN102657180B 公开(公告)日: 2013.09.04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 9. 苏云金芽胞杆菌vip1like1、vip2like1基因组合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苏云金芽胞杆菌vip1like1、vip2like1基因组合及其应用”,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人从出发菌株HBF-18中克隆得到vip1like1、vip2like1基因,其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 2。本发明发现,vip1like1、vip2like1基因之间,cry8Ga1与vip1like1、vip2like1基因之间存在相互的协同作用,表现出对鞘翅目害虫的高毒力,特别是对暗黑鳃金龟的杀虫效果非常好。该基因组合对主要地下害虫蛴螬的生物防治以及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进一步为开发抗蛴螬的Bt工程菌株、转基因作物提供基因来源。 申请号: CN201210119823 申请日: 2012.04.21 公开(公告)号: CN102633884B 公开(公告)日: 2013.07.31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0. 防治植物病毒病及传播媒介的超低容量液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及传播媒介的超低容量液剂,其有效成分由毒氟磷与活性成分(Ⅱ)复配组成,其余组分为助剂和溶剂。活性组分Ⅱ为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嗪、呋虫胺、噻虫胺、乙虫腈、吡蚜酮或螺虫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用于防治水稻、玉米、烟草、果树、棉花和蔬菜等植物病毒病及其传播媒介。本发明的施用方法包括超低容量喷雾、低容量喷雾和静电喷雾,具有工效高、见效快、持效期长、省水、协同增效等优点。 申请号: CN201210106451 申请日: 2012.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2626078B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