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生姜生产管理技术意见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418 | 回复数:2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4-3-6 18: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生姜生产管理技术意见

    生姜是山东莱芜市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主要出口农产品,生姜产业已成为我市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搞好今年生姜生产,提高我市生姜生产质量,增强生姜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特提出以下生产技术意见:

    一、优化基地环境,保证质量安全

    生姜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没有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废弃物、医疗污水和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污染的区域,基地环境条件如土壤、水质、大气质量应符合国家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要求以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雨后不积水,土壤结构疏松,理化性状良好,土壤肥力较高的砂壤土、轻壤土为宜。姜田要在春季及早进行精细整地,达到上松下实。

    二、做好播前准备

    (一)结合整地配方施足基肥

    出口农产品龙头企业自属基地内,施肥要选用国际欧盟组织和美国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许可的各类生物有机肥或其它各类肥料,要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田生姜一般亩施有机肥6000-7500公斤作基肥,按60—65厘米行距开沟备播,沟施豆饼(大豆)75公斤,生物有机肥60公斤,生姜专用肥50-60公斤,硫酸钾30公斤,硼肥1公斤,作种肥。注意补充硅、钙、镁肥。

    (二)选种催芽

1、品种选择。为提高我市生姜生产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要积极引进生姜新品种,以改善我市生姜品种结构。通过试验示范,适应我市种植的生姜品种主要有莱芜大姜、莱芜小姜、辐育一号、安丘大姜、山农一号、山农二号、昌邑面姜等。

2、晒姜困姜。播前1个月取出姜种,先用清水洗净,于晴天上午八、九点进行晒姜,晚上收起,重复进行2—3次至姜皮发白发亮。晒困过程中,注意淘汰表皮干瘪皱缩,色泽灰暗的姜块。

    3、精心选种。结合晒姜困姜,进行严格选种,选用姜块肥大、丰满、有光泽、肉色鲜黄、未受冻、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姜块作种,淘汰瘦弱、发软和肉质变褐的姜块,按种姜块重70-100克标准,每亩备种姜300—400公斤。

    4、炕姜催芽。选好姜种后要进行药剂浸种,可用3%克菌康(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姜种1-2小时,或用20%龙克菌(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50克的龙克菌1袋,兑水50斤)浸姜种15-30分钟,也可在生姜催芽后播种前用20%龙克菌500倍液蘸姜种或用根叶康80-120倍液浸姜种15分钟,不仅能防治姜瘟病,还可防治姜癞皮病。晾干后上炕催芽,催芽温度掌握在22—25℃,20天后,等姜芽长到0.5—1厘米时,按姜芽大小分级备播。

    三、严把播种质量关

    1、适期早播。地膜栽培可于4月上旬播种,小拱棚生姜可于3月底4月初进行播种,大棚生姜可在3月20日前后播种。

    2、化学除草。(1)40%二甲戊•乙(姜蒜草克)乳油每亩150-200亳升;(2)33%二甲戊灵(施田补)乳油每亩100-150毫升;(3)24%乙氧氟草醚乳油每亩40-50毫升。具体使用方法是:按每亩的用药量兑水75-100公斤,于生姜播种后,将药液均匀地喷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喷药时注意要倒退操作,防止脚踏地面破坏土表药膜,影响杀草效果。覆膜的地块,喷除草剂后应立即盖膜,以保持地面湿润,提高除草效果。


黄杰兰QQ510704014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4-3-6 18: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3、合理覆盖,提高效益。选用厚度为0.005—0.006毫米,宽240—340厘米规格的地膜覆盖。
    4、合理密植。高产地块每亩5500株左右,行距60—65厘米,株距不小于20厘米,中肥水地块行距60厘米,株距18厘米,每亩5500—6000株。
    四、适时遮荫
主要遮荫模式有条幅式遮阳网,或条幅式打孔膜和高位棚室遮荫网遮荫等多种方式,以条幅式遮荫面积最大。小型拱棚栽培方式的采用高位棚式遮阳网遮荫效果最好。插姜草遮荫,因柴草会增加姜田病虫基数,加重病虫害发生,一般不宜使用。生姜盖地膜后利用黑色地膜覆盖也能起到遮荫效果,因为黑色地膜能降低地表温度,能省时省工,节本增效。有条件的可采用黑地膜覆盖代替遮荫。
    五、加强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为保证生姜顺利出苗,在播种后覆膜前浇透两遍水的基础上,一般出苗前不再浇水,而要等到姜芽70%出土后再浇水,并根据天气情况及土壤水分状况灵活掌握。第一水若浇得太晚姜苗受旱,芽尖易干枯。因地膜具有良好的保墒作用,苗期不易浇水过勤,且以膜下浇小水为宜。若遇涝,应及时排水。
    2、重施分枝肥,补施叶面肥。7月下旬结合撤出遮荫物开沟追施生姜专用肥50-80公斤,硫酸钾30公斤,追施后及时浇水。9月下旬根据姜苗长势,进行叶面追肥,追肥时,喷施“丰光二号”叶面肥、禾神元、硕丰481等,每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
    3、及时浇水,分次培土。在姜苗70%出土后,根据天气、土壤质地及土壤水分状况浇水。夏季浇水以早晚为好,切忌中午浇水。注意雨后及时排水。立秋前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多,需4—5天浇一次,始终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为保证生姜收获时少粘泥土,便于储存,可在收获前3—4天浇一次水。自施分枝肥后,根据生姜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分次培土2—3次。第一次培土要在拔除遮荫物追大肥后进行,变沟为垄,以后结合浇水,进行第2—3次培土,进入生长中后期,视生姜长势进行多次培土,促进姜块膨大。
    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基地内要遵循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原则,防治生姜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以主要防治对象为重点,兼控多种有害生物,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生育期,分阶段进行综合防治。
    (一)病害防治
    1、姜瘟病。姜瘟病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严禁应用剧毒农药,特别禁止使用福尔马林等剧毒农药浸种或漫灌浇地杀菌,宜采用以下措施:①实行轮作换茬。姜瘟病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以上,轮作换茬是切断土壤传菌的主要途径,对发病重的地块要间隔3-4年才能种姜,要与禾本科作物或葱、蒜轮作,不能与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轮作。②土壤消毒:播种前30天左右,以专业施药器具按30厘米左右的间距,每亩用氯化苦25-35公斤,将药液施入15-25厘米深的土层,每点注入2-3毫升,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5-20天,撤除薄膜20天后整地备播。氯化苦毒性极强,挥发性强,施药时须由专业人员操作。亦可用棉隆处理: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深翻整平土地,并保持在土壤湿度达70%时,采用98%垄鑫棉隆微粒剂土壤消毒处理,每亩25-30公斤均匀撒施于土壤表层,用悬耕犁耕翻,立即覆盖薄膜,密闭及晾晒时间以土壤温度而定,当土壤温度达10℃以上时,可密闭20-25天,揭膜翻地通气晾晒15天以上。撒药时要带手套和口罩,皮肤不能接触药剂,操作后立即洗净手脚。还可用石灰氮进行土壤处理。③注意施净肥、浇净水,选用无病姜种。④及时排水防涝。⑤发病初期药剂防治。用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一次,连灌3—5次。⑥及时去除病株,用药液对土壤进行处理并用石灰打点坐标,待生姜收获后,将此处土壤深埋处理。
黄杰兰QQ510704014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4-3-6 18: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2、生姜斑点病。在发病初期用50%醚菌酯(翠贝)干悬浮剂2500-4000倍液喷雾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喷药时可在药液中适当添加叶面肥,如宝葫芦、天达2116等,可使叶片变绿、增厚,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生姜线虫病(癞皮病)。生姜线虫病(癞皮病)是近年来我市新发病害,在局部地块发生较重。其症状主要是地上部姜苗生长缓慢,姜叶边缘褪绿变黄,严重的呈红褐色,地下部姜根稀少,姜块表面有明显凸起,呈癞皮状。发病地块一般产量降低,姜块品质下降,对生产影响较大。生姜线虫病(癞皮病)防治方法:播种前土壤消毒(参照上述土壤处理方法);播种时可用0.5%阿维菌素(肯邦线尊)颗粒剂每亩10公斤撒施于沟内,然后播种;生长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毫升/亩对水浇灌。
    (二)虫害防治
    1、姜螟。可选用98%杀螟丹(巴丹)可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5%茚虫威(安打)悬浮剂20ml/667m2对水喷雾,每7-10天喷一次。
    2、姜蓟马。可选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10克,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阿达克3号)每亩40克,兑水喷雾。
    3、甜菜夜蛾。可选用甲氧虫酰肼(美满)或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悬浮剂,田间要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甜菜夜蛾、姜螟等害虫成虫。
    4、地下害虫。0.5%阿维菌素(肯邦线尊)颗粒剂亩用量2-3公斤,或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用量2—3公斤,在生姜播种时撒施于播种沟内。
    七、推广设施栽培技术
    利用大棚设施进行生产栽培,既能提早播种,增加生姜生长期,又可后期进行延迟收获,充分发挥生姜中后期增产潜力,同时以保护栽培减少病虫害侵染,病虫危害轻,农药少,农残低,对提高产品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八、适时收获,科学贮藏
    1、适时收获:生姜不耐低温,收获最佳期在初霜后10—15天,此时收获既不会冻伤姜块又可充分利用生姜中后期增产的黄金时期。后期拱棚保护地可延迟收获20天。
    2、井窖储藏:①清理姜窖,做好药物处理。入窖前几天,要将原姜窖内的旧姜、碎屑、铺垫物等所有东西全部清理出来,打扫干净。铺上5厘米厚的细砂,用气雾杀虫剂将姜窖内、洞口处均匀喷一遍,洞口用防虫网罩住。②药剂处理入窖新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生物制剂阿维菌素类农药,如虫螨克、灭虫灵等兑水喷洒生姜,随下姜随喷洒。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按每1000公斤生姜用药1公斤的比例,将颗粒剂兑细土后先撒施窖底一层,然后随放姜随撒施。最后均匀撒在上面一层。③药剂薰蒸。将敌敌畏原液放入开口瓶中放置于姜窖内,一般每窖放250毫升左右,以后不断添加新药液。④要积极推广大型生姜保鲜储藏窖技术,其姜窑集中,走道大,便于机械作业,适宜沙存,生姜保鲜好,虫害轻,用药少,可较好地解决烂窖、闷井、排水、排湿及温度调节问题,并可随时入窖察看,管理方便,储存质量好,适宜在集中产区和大型购销企业推广应用。
黄杰兰QQ510704014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