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555 | 回复数:1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4-3-27 16: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去年冬天卖西红柿开始,济阳县崔寨镇一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王金(化名)感觉格外忙碌和操心,一方面要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及时保质保量地组织货源。另一方面,合作社的西红柿比普通村民的卖价高,引起了同村几个蔬菜经纪人的不满,为此,王金时常需要考虑如何与他们处理好关系。
    外地客商收菜,更愿意跟合作社打交道
  王金也是“菜经济”出身,干这一行已经超过20年,由于多年走村串户,他熟悉周边10多个村的情况。2012年年初,他带头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除了本村一部分村民,还涉及周边2个镇、10多个村,目前社员达到500多人。
  “老百姓年复一年地种菜,虽然比种其他作物好点,但要想大幅度增加收入,还是很难。成立合作社,就是想把老百姓联合起来,一起种点高质量的菜,走高端销售市场,提高附加值。”王金说到创办合作社的初衷。
  成立合作社后,为了提高蔬菜质量,王金专门从寿光的大型育苗企业购进西红柿种苗,并统一采购化肥农资,还为所有社员建立种植档案,详细记录了种植情况。同时,合作社设立办公室、农业投入品仓库、加工包装间等配套设施。
  去年,由于受到严控“三公”经费等政策影响,合作社推出的箱装套菜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但是,由于合作社注册了商标,并开通了自己的网站,加上王金多年积累的客户关系,从去年冬天开始,宁夏、陕西以及东北三省的不少大客户联系王金,想过来收菜。
  “与单枪匹马的经纪人相比,合作社毕竟是经过工商注册的,外地的大客户更愿意跟合作社打交道。再就是,合作社统一供苗、统一供肥,长出的西红柿质量有保障,并且比较容易组织货源。”王金说起合作社的优势。
    合作社的卖价高,引起“菜经纪”不满
  据王金介绍,外地的大客户来到村里,他会及时组织社员采摘。“由于合作社的西红柿个头比较均匀,数量、质量都有保障,客户都愿意多出点钱,早收完,早点回去发货。”
  崔寨镇是比较知名的大棚西红柿种植区,当地活跃了大量帮助外地客商收西红柿的经纪人,通常,他们按照收购量来赚取佣金。
  王金所在的村里现在有4个经纪人,他们联系的客户基本都是往济南等周边城市送货的收购商。由于济南市场上蔬菜批发价格要比外省低一些,收购商给菜农的价格也低一些。有时,一斤西红柿能相差5毛钱。
  “这个差价除了与销售市场有关,主要还是合作社统一种植的西红柿要比一家一户种植的质量要好。”王金说,“但老百姓往往不认为自己种的菜不好,同样一个村的西红柿,一斤相差好几毛钱,他们就会抱怨经纪人和收购商‘勾结’,压低价格多拿了提成。”
  现在,村民对这几个经纪人产生了不满,“菜经纪”们也是有嘴说不清。他们只好把怨气撒向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王金,一度还对王金发出人身威胁。
  “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闹翻了对谁都不好。”王金说。后来,他请村干部出面协调,这事才算结束。但是,下一步,如何处理与村里几个经纪人的关系,还是让他挺头疼的。

黄杰兰QQ510704014
发表于: 2014-3-28 13: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经纪人都是统一口径压低农民的收购价格,有人出来动了他们的奶酪,他们就耍无赖这一套,希望这个合作社真的为农民解决问题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