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4-23 15:54:14 |阅读模式
小麦上发生的蚜虫,有少数是黑色的,黑色的蚜虫和常见的绿蚜虫有什么区别???
发表于: 2014-4-23 18: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是成虫,长翅膀了,马上飞了
能力重于经历,精力重于学历。靠技术吃饭凭本事说话~!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4-4-23 20: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baozhong 于 2014-4-23 21:22 编辑

麦蚜  属同翅目,蚜科。我们常见的麦蚜有麦长管呀、麦二叉蚜、黍镒蚜(也就是你说的黑色蚜虫)和玉米蚜四种。在苗期和穗期都有发生。麦二叉蚜为害苗期为主;麦长管蚜和黍镒蚜为害穗期为主;玉米蚜在苗期多发生在心叶中,麦株成长后,在剑叶叶鞘处为害,也有部分侵入麦穗的。就江苏省而言,麦二叉蚜多发生在苏北地区,玉米蚜多发生在苏南地区。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小麦茎、叶和嫩穗的汁液。小麦苗期受害,轻者叶色发黄、生长停滞、分蘗减少,重者麦株枯萎死亡。穗期受害,麦粒不饱满,严重时麦穗干枯不结实,甚至全株死亡。此外,麦蚜还可以传播多种麦类毒素病。麦长管蚜和二叉蚜是黄矮病的主要传病媒介,二叉蚜的传毒力最强。麦蚜除危害麦类外,还可危害玉米、高粱等作物。野生寄主有看麦娘、鹅观草、雀麦、马唐等。
      四种麦蚜的主要特征。
麦长管蚜:体长2.4-2.8毫米,体色黄绿至绿色。腹部背面两侧有褐斑。触角比身体长,第二节有感觉孔8-12个,前翅中脉分三叉,腹管长,超过腹部末端;麦二叉蚜体长1.8-2.3毫米,体色绿色,背中线深绿色,触角比身体短,第三节油感觉孔5-9个,前翅中脉分二叉,腹管短,多不超过腹部末端;黍镒蚜体长1.6毫米,体色暗绿带紫褐色,腹背后方中央有褐斑,触角比身体短,第三节有感觉孔20-30个左右,前翅中脉分三叉,腹管近筒形,端部收缩。玉米蚜体长1.8-2.3毫米,头、胸部绿黑色,腹部暗绿色,后端两侧有2块暗蓝灰色或稍带紫红色的暗斑,触角第三节上有感觉圈10-12个。
      麦蚜每年可发生二十代左右,麦长管蚜与麦二叉蚜在北方春麦区及冬春麦种区主要以乱在杂草及麦田中越冬,在南方以无翅成,若蚜在麦丛基部及麦田土缝等处过冬,冬季天暖时仍能活动。黍镒蚜在长江以北以乱在蔷薇科数目的树缝、蚜腋等处过冬,在南方以成、若呀在麦丛基部及心叶内过冬。春季,小麦恢复生长后,麦蚜开始危害、繁殖。小麦成熟时,各种麦蚜都飞离麦田,迁往其他禾本科植物如高粱、玉米、自生麦苗及杂草上继续危害、繁殖。夏季高温阶段,其繁殖受到一定限制。秋末,小麦出苗后,麦蚜又迁回麦苗上繁殖、危害。
       麦二叉蚜怕阳光,多集中在麦株下部叶片的背面危害。麦长管蚜喜光,喜在穗部危害。小麦抽穗前多在麦株上部叶片危害,抽穗后大多集中在嫩穗上危害,小麦灌浆期发生危害最重。黍镒蚜怕光喜湿,喜危害茎秆和叶鞘,多分布于小麦西部叶鞘、叶背、甚至根茎部分,在小麦乳熟后其数量明显上升,但发生数量一般较少。
       天敌影响   麦蚜的天敌种类较多,主要由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蜘蛛、蚜霉菌等。在自然情况下,这些天敌常在蚜量的高峰之后大量出现,对后期蚜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耕作栽培技术的影响   秋季小麦播种过早时,蚜虫迁入早,虫量大,危害较重。合理施肥灌水的田,小麦生长好,可增强对麦蚜的抵抗力。冬灌对麦蚜也有机械损伤作用。
      麦蚜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从小麦苗期到乳熟期都可危害,刺吸小麦汁液,造成严重减产,麦蚜还能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病。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4-4-26 11: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温度主要是绿色蚜虫占主导,低温高湿是黑色的,高温湿度低以黄色蚜虫为主。
黄杰兰QQ510704014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