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1次 | 阅读数:5980 | 回复数:2
本帖最后由 老农推推 于 2014-4-29 11:17 编辑 前段时间跟几位经销商聊到种植大户问题,一些经销商表现出“又爱又恨”态度,种植大户的出现,一些经销商看到了新商机,也让一些经销商“心有余悸”,经销商(本文将批发商与零售商统称为经销商)在与种植大户打交道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个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总结分析,分享出来,请大家不吝赐教。 一、种植大户给经销商的经营带来的问题 (一)资金风险问题 土地流转的加快,种植大户带来“蛋糕”似乎越来越大,经销商也跃跃欲试,一些经销商甚至不惜牺牲利润来赢得订单,而致命的是:绝大部分的种植大户都是赊欠,这使得很多经销商很被动,不做吧,别的经销商会做,做吧,风险很大。 2013年,湖南遭遇了五十年未见旱灾,一些种植大户损失严重,甚至出现种植大户“弃田跑路”的现象,这种现象虽不多见,但种植大户只要没赚钱或亏本了,经销商资金回笼就很困难。还有,一些经销商与种植大户的纠纷也会增加回款难度。 (二)力所不及问题 种植大户虽然对农资需求较大,采购集中,但是种植大户都是冲着“赚钱”来的,所以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值,就成为了经销商与种植大户共同面临的大问题,一些经销商习惯以往简单销售模式,而真正遇到技术问题时,就力所不能及了。去年笔者在下乡过程中,遇到一个种植鱼腥草的种田大户,经销商竟然一筹莫展,求助了许多人士,才确认是白绢病,而对于鱼腥草白绢病,这位经销商也从未遇到过,更不知如何下药,只得胡乱下了一些广谱性药剂。 (三)合作方式问题 在与种植大户合作过程中,有些经销商也比较盲目,有些经销商采用合作方式是“包药”模式,有些经销商则提供药肥一揽子方案,还有些经销商则在种植大户鼓动下,深度介入其中,甚至入股分红。这些合作方式都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水稻区域“包药”只可能按常规病虫情来定,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处理呢,黑条矮缩病之类怎么界定呢?诸如此类问题很多,而到底怎么与种植大户合作,怎么才能抓住“土地流转”商机,大部分经销商是无所适从的。 二、经销商和种植大户合作不畅原因分析 (一)合作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目前形势下,经销商与种植大户合作风险较大,究其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种植大户没有稳定盈利模式 许多种植大户并没有对自己经营项目做过详尽的调查研究,很多人都是盲目进入的,或是看准了“土地流转”无限商机,或是能申请到某些项目资金,许多种植大户缺乏种植方面的经验,据笔者调查,目前很多种植大户是亏本的,如果种植大户亏本了,催收他们的欠款难度可想而知了,还有遇到自然灾害时,这种情况会更糟糕。 2、种植大户管理方式落后 对于作物种植,很多经营者是个农民就可以干,其实不然,大规模的作物种植,其实也是需要有效管理的。例如某大户承包了上万亩田地种植水稻,田地范围涉及几个村子了,施药、收割等都是大问题,一些工人责任心也不强,还出现过机防手把药水倒在水沟情况。在国外,种植种植过程都是流程化的,效率非常高,而国内相对不集中种植模式,也让一些规模化管理难以实施。 3、相关配套不成熟 土地流转,家庭农场等新概念,在政府的倡导下,在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已经慢慢深入人心,很多人都在想着怎么在这改革大潮中转的一桶金。但很多种植大户忽略一个重要问题,他们种出来东西有人要吗,价格会稳定吗?种植出来粮食,当地有足够大粮仓吗,有足够大粮食加工能力吗?还有,旱灾洪涝,有没有合适的农业保险机制呢? (二)大户日益增长技术需求与经销商落后知识系统矛盾 这个问题其实很正常,对于新鲜的事物,也许我们进行了各种尝试,但最终发现自己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很多经销商,对于技术其实是一知半解的,对现在营销模式不能理解。过去的关系营销也不需太多的技术指导,即便有些经销商懂得一些技术,也只是一些皮毛,真正遇到一些问题,也对付不了。现在行业涌入的一些种植大户,只是拥有资金优势,技术是欠缺的,他们期待合作者能在技术上给予强大补充,这一点,这让很多经销商有压力。 (三)合作方式的考虑 有些经销商其实不愿意与“种植大户”合作,可是种植大户攻城略地,到处承包田地,已经动了经销商的奶酪,这也迫使经销商不得不与种植大户合作。不论哪种合作方式,都会影响到原有渠道的,因为这个市场总量并不会突然变大,种植大户多了,原有的零售零售渠道就会受到冲击了,于是有些经销商跳出来,直接做参与到包田种植中来,有些则是有限度参与。 三、关于经销商与种植大户合作一些建议 (一)了解种植大户基本情况,帮助种植大户成功 对于一些种植大户,到底是头脑发热,还是有全盘打算,或者只是来捞个补贴,我们经销商要有充分了解。对于一些投机的种植户,经销商需要谨慎合作,对于一些真正做实事的种植户,经销商应该利用自己经验和人脉,帮助他们成功,例如引导种植大户入农业保险等,牵桥搭线争取政府项目支持等,我想,帮助种植大户成功了,你也会获得不错的收益。这点,在湖南澧县的葡萄种植产业是一个不错案例,澧县的某些经销商在看到葡萄产业前景时,积极邀请湖南农大石教授进行指导,实现品种升级,而后还建立了葡萄协会等,这些带动了澧县葡萄产业飞速发展,经销商也垄断了葡萄用药、肥供应。 (二)术业有专攻,积极争取厂家支持 经销商的技术上没有优势,但是他完全可以求助于厂家,在现在的形势下,也会慢慢形成一些独具特色的厂家,这些厂家也许不是最大的,但是术业有专攻,这就够了,这就可以给种植大户提供系统的服务了。做自己最擅长的就可以了,经销商何必劳心费力,去代厂家之职呢?经销商可以做一个牵线者、引导者,一个平台。 (三)建立同行沟通机制,清晰相关责任 经销商与种植大户合作时,需要给种植大户“立下规矩”,对于那些诚信不够的种植大户,可以采用“集体封杀”形式来抵制,同行之间也应该有相应沟通机制,例如协会等,这些沟通机制可以促进对种植大户的了解,减少一些不必要风险,还有就是对于一些具体问题,行业间可以形成某种约定,形成清晰的责任划分原则,这样的话,不论怎么合作,对于经销商来说,都是相对保险的,也是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 四、结束语 农村农地集中,土地流转的势头越来越猛,随着这些趋势加强,家庭农场等所谓“种植大户”必将成为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角色,面对迅猛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不论经销商还是厂家,要做还是夯实自己实力,做好自己最擅长事情,这样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本文已发表于《农资与销售》,转发请署名,共同探讨可加入微信平台“新长山农资联盟”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