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绑架了农资经销商的步伐?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485 | 回复数:4

发表于: 2014-5-5 11: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业的整合,市场的竞争,推动着经销商不断壮大自身的经营销量和规模,追求上量、规模也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渠道的变革中成为“剩” 者。上游厂家兼并重组,大肆扩大自身的规模,加剧了集中化的进程;下游渠道商也开始利用连锁、协会、直营店等的组建提升销量。这些在一定程度成为一种信号,一种加剧农资行业集中化程度的信号。但笔者在当下的调查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却恰恰与此大相径庭,有相当一部分经销商在砍掉厂家、减少销量、甚至缩减规 模、保守经营。

2013年,农资市场并不景气,农资经销商千方百计地提升销量,扩大规模并不难理解。但农资经销商在销售旺季,本来各种促销方法等连番上阵的时候却保守经营,到底为哪般呢?是什么让他们放慢了发展的脚步呢?又是谁绑架了经销商发展的步伐呢?随着经销商对于当前农资市场的控诉,笔者也渐渐明白了原委。

库存始终不曾走远
对于农资经销商,库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头疼的话题。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厂家都在现款;而面对下游的终端商,农资经销商想要现款实属不易。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农资渠道链条的压力都积压到了经销商的身上。再加上近年来,厂家都是年前收取预付款,并对部分产品实行不退货的政策,最后终端商销售不了的产品都成了经 销商的库存,如下图:


在整个的渠道链条上,经销商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库存年年销年年有,占压了大部分的资金。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农资经销商在尝试新的经营模式以及方法前,不得不对这些因素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属。


链接案例:山东沾化的经销商吕青梅,因为往年库存比较大,退货比较严重。为了保存自身的竞争实力,开始向现款转变。宁愿减少销售额,也要做现款,对于信誉不好,赊欠不还的客户,直接忍疼割爱。这样下来,虽然缩减了渠道,但是让渠道更有凝聚力,也防止了销售额大、赢利低的现象发生。刚开始整合渠道,销售额比 去年小了不少,为了防止厂家对其忽视,也缩减了不少厂家,主要做奥迪斯的产品。这样一来,总销量小了,但单个产品的销量并没有降下来。可见,有时候保守的经营减少的只是销量,而不是利润。得到了想要做现款经销商的推崇。


政府跟进怎么办?
一直以来政府对于三农行业比较关注,每年的两会都会将其作为头条文件,而以农民为消费者的农资行业,也多少“沾点光”,受政府的关注和引导比较多。但是政府的跟进却也给了农资经销商带来不少的问题。


政府补贴不断加大,虽然给老百姓带去实惠的同时,给了农资行业很多的机会,但对农资市场有一定的冲击。政府补贴的产品有的并不是农民喜欢的产品,再说了补贴量不大,对农资经销商的生意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部分经销商还是表示:对于一些大众产品还可以,但是针对一些可有可无的叶面肥等却不同,一旦有了就不会 再购买。并且政府补贴招标方面还存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在间接地冲击着市场。


除此之外,政府在农资行业的主导作用不容小觑,政策的引导也需要农资经销商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当也正因为如此,面对这政府连续出台的政策,农资经销商开始揣测农资市场的发展趋势而变的畏首畏尾。保守经营也许会更让农资经销商找到踏实的感觉。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4-5-5 13: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绑架了自己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4-5-11 22: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好贴
发表于: 2014-5-11 22: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
发表于: 2014-5-11 22: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思索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