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名索源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260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4-5-19 13: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陕西”地名索源
   “陕西”是什么意思,山西在太行之西,山东在太行以东,一目了然。而“陕西”呢?是否有陕西必有陕东,其分界线何在?看遍陕西地名,无一处有“陕”字,在陕西境内寻找不到,在临省河南倒发现了一个“陕县”,尽管觉得这县名有点怪异,似乎与陕西有关。
查找有关对“陕”和“秦”的解释。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陕”指陕西;“秦”释义有二:一为姓,一特指陕西。《新华字典》这样解释“陕”:陕西是我国的一省;“秦”的释义为:陕西省的别称。
胡适先生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在卷一的行政区划与地名部分,编者释“陕”曰:“周成王时,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盖以陕为分界处,今省称陕西,即召公所治地也。其地自古为帝王之宅,周以龙兴,秦以虎视,自汉以后,皆称关中。诚天府之雄也,而新疆陇蜀尤必以此为咽喉。”据历史记载,秦于公元前390年置陕县,公元前225年,魏被秦所灭,陕县归秦,隶属三川郡。西汉时,陕县归弘农郡。北魏于公元487年置陕州,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陕县均属陕州。清在1724年升其为直隶州,1913年废州置县。即使到了现代,陕州也一直存在,扶风县域北部有一个“召公镇”。因为有“陕州”的存在,就比较容易辨认陕西的来源。
1957年三门峡大坝蓄水,陕州城悉数淹没,古陕州被水库城市“三门峡市”所替代,唯一的遗存“陕县”成为该市管辖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因为这一系列变故,陕西之“陕”变得不可捉摸。
胡适们习读的启蒙书这样论“秦”:“今陕西省皆秦国地也,宜禾,故字从禾,古称上腴,历代都之长安,繁富甲于天下,今省城西安府即长安也。”当代学者左民安先生说“秦”是会意字,本义即“粮食”,莫非也由此而来?兰州大学数学教授张自强先生认为,“秦”的本义是把粮食放进容器里,即酿酒。这两种说法是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释义或许是个补充。
《说文解字》,解释:陕,隘也。即险要不易通行之地。至此,终于弄明白了。“陕西”一名,源于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指的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经由宋代的陕西路、元代的陕西行省,明代的陕西布政司,到清代陕甘分治,陕西省的行政区划大致确定下来。
如今的陕县保存了一根三米五高的“分陕石柱”,据说是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的界石。据各类专家考证,该青色石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块界石。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