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营销当前农资市场产品销售的重点渠道及工具,每个公司在新品及重点产品上市时都需要利用此形式来快速启动市场,但是就会议内容是否有看点方面?应该值得大家共同商讨,传统形式会议已经使得目前各种形式的会议的企业投入大、经销商收获少?如何做好会议的课题、内容设计、如何能让经销商通过会议领悟到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其中一个万变不离其中的原则就是——尊重价值。 如果为了开会议而去召开会议,这样的会议建议厂家也不用去开,经销商也不用参加,传统的会议无非是通知经销商会议时间、地点、礼品、厂家讲解内容及订货政策。如果能通过对会议的研究,理顺各项流程及尊重价值的收获做为会议的内容去设计,肯定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站在听众者的角度去思考设计会议的内容,一定要能够去解决听众的问题,否则会议内容设计就偏离,达不到预期效果,会议营销目前存在的问题, 问题1:老的合作厂家如何解决产品推广开后的销售代理权可持续性问题? 建议: 1、重点合作厂家可以就重点产品品牌在推广销售区域、销售年限上面做一个详细的约定,以便给经销商吃个定心丸,否则,经销商用力、投入越大,越没有安全感,这是整个企业与经销商合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样,产品经理策划产品之前就应该就产品商标及使用名称核准后方能上市,否则辛辛苦苦推广开的产品,到头来商标无法下达,又换了一个名字,结果又成了一个新产品,经销商不但没有享受到原有产品推广的收益,反而整天停留在今天跟着厂家换这个,明天跟厂家换那个产品推广,原历很简单,就是企业产品上市缺乏前瞻性。 2、重点产品推广受益年限上,可以采用3年、5年的合作规划,即能突出企业的大品运作,同时也能让产品有一个良性的增长时限,客户也会从中受益,不至于急功近利地去获得短期效益。 3、战略合作身份共同投入,共同受益,目前经销商都害怕了企业的渠道不安全性,要不另选代理,要不开发其下线,使得经销商在合作投入精力上无法全身心投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就无法解决实质性问题。 问题2:新的销售人员进入市场后的产品乱投放、客户乱开发的问题? 建议: 1、明确规定重点区域及客户周边的产品投放方向和客户开发要求,原则一定不是损害原有重点客户利益情况下去做,公司出台硬考核指标要求,针对销售人员年终收益列入大客户评价体系中去。 2、明确销售人员的职能,只是服务职能,客户合作的是企业在这个市场的品牌,不能完全意义上有销售人员说的算,很多大客户敢怒不敢言,生怕得罪企业的销售人员,有意建不敢提,否则,换人如换刀,销售人员的职业化、责任心需要企业加强培训及要求。动不动就砍掉哪个客户?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3、渠道网络扁平化概念要重申:并不是销售越开发更多的客户越好,更不是盲目的去开发数量就好,企业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同时,产品资源的利用率是一方面,不能认为大客户不做的产品,就可以便随去投放,要分析其原因,产品对路性、性价比及优势所在,而不是要求在某一地方,必须全部投放产品,明明是替补性及上不量的产品为什么还要求去投放呢?产品资源投放利用率要考虑,但一定是考虑重点客户的选择前提下才能进行,每一个产品不可能是满足全部的销售群体,更不可能让客户全部接受,只需要将重点的合作产品如何策划好即可,另外产品纯属替补,不要为了适合当地而选择随意去投,这样的结果是即损失了客户的积极性,又多了一个产品退货的理由。 4、双渠道信息沟通:经销商重点合作的企业中高层,一定要利用会议及年会的时间,去多认识及交流,中高层存在的理由就是解决大客户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管怎么换业务人员,至少不会经常换高层,避免而换人而产生的后续合作问题,保持合作信息对等交流。 问题3:重点推广产品采用何种方法如何去启动市场销售问题? 建议: 1、客户真正需要的不是产品线如何全?需要的是如何使产品好卖,会议的内容应该围绕重点主推广产品提供、采取的销售措施,客户需要的是好卖,而不是所谓的一大堆的无用的讲解。比如:在导入期时销售措施、成长期的措施等等,都不一样,经销商本身并不使用货,如何能给经销商一个轻松卖的理由?是会议的核心及重点,而现实中的会议很多企业除了说自己产品何好?就是如何好?关健核心问题是解决如何好卖去做设计会议? 2、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除了垄断性行业外,当前市场产品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过剩,那么重点及新品推广过程中,靠简单的自然式销售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即然要让产品推广开,必然离不开各项人、才、物力的投入,这时候,企业就应该针对不同客户提供适合当地的推广费用支持及帮助,将推广费用下移,而不是传统地到了年终卖掉多少给返多少?就是经销商进了100箱货,你返他40%又能如何?最终还是要解决如何卖掉的问题?并且有思路的经销商都希望企业能给他们一个产品销售的理由,哪怕是从批发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利润共同投入都可以,但是很少有企业去研究经销商当前的问题。 问题4:会议内容空洞缺乏会议吸引力? 建议: 1、时间紧厂家多:当前会议成本较高,很多企业经销商选择多个代理厂家讲,共同分摊费用,其实这样的效果很差,会议完全可以按照作物分类及重点推广的产品及企业,有针对性去讲,也可以选择分几个分会场,如果合在一起的话,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讲,结果什么都不没有讲,内容太多,信息量太大,也可以凭借代理商的优势自己讲,厂家只是做些锦上添花的事情,明确代理公司重点推广方向。 2、会议内容枯燥乏味:除了枯燥的产品知识及应用知识外,没有能吸引经销商的地方,其实在产品应用及专业知识层面,可以说,每一个经销商做了2年以上的都是专家,而企业恰恰是派了一个刚课班植保专业毕业的人员按照先做好的PPT对接讲,其实底下做的经销商才是专家,无论是在产品应用还是在当地作物的专家知识层面。企业不谦卑造内容不务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选择有代表性推广经销商交流经验,谈推广心得。 3、企业讲解内容过于全面:经销商会议无非客户想要知道的三个信息,1是产品不好出问题怎么办?2是卖此产品有没有利润?3是这个产品怎么才能做到好卖?就这三点。为什么企业的产品经理及会议讲解人不去围绕这3个问题去设计讲解内容呢? 问题5:开会时就要出台政策必须要求现场订货? 建议: 1、会议目的性强:经销商年前、年后天天开会,说白了就是去交钱,很多经销商不愿意强迫式去开会,现场出了很多政策,但是要经营经销商的意愿,有些产品,即使现场不出政策,一样可以订很多货,有哪个企业针对会议召开后订货不理想去分析原因的?只有找到原因才能解决问题,更多企业的会议选择的是开完会议后人员马上就走,没有订货的经销商也不去分析为什么?肯定有原因,这样的功利性,至使很多的经销商不愿意去参加会议,想订不敢订,不订又要看代理商及企业的脸色,想必大家每一个都经历过强迫式不愿意下的情景吧,可想那种结果不会好到哪里去?你只管会议当天订多少货?又有谁来解决订货之前、之后经销商的顾虑呢?可能是担心效果、可能是利润不够、可能是有同类竞品已经卖的很好、可能是担心卖不掉、可能怕卖开后市场保护不强等等因素? 问题6:经销商选择会议有所参加有所不参加? 1、授人以鱼:完全是冲着奖品来的,我说,当前经销商家中的大部分家用电器都是企业送的,我们不是卖家用电器的,适当的政策激励可行,但是如果靠一味地去赠送大量的附赠品,我想也失去了产品销售本身的意义,谁赠的多,谁死的惨,因为真的经销商是需要解决卖掉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赠送问题,有钱经销商自己不会去京东商城买吗? 2、授人以渔:理性的经销商应该多参加企业组织的各项措施、方法的会议,眼前利益解决不了长远,谁能教会我们如何去钓鱼这才是核心,谁能将我们在当地的政府、资源、种植大户如何去对接?如何去帮助零售商、农户解决问题这才是天道,基本一场会议通过开上十分钟就知道有没有意义参加,这样才能逼迫企业及代理商去设计有质量的会议内容,通过解决别人的问题来实现会议的目的。 会议是当前不可缺少的市场启动的一部分,一场成功的会议不仅经销商满意,企业也受益,建议很多企业,要好好地整理下自己的会议成本及收益,同时经销商也要敢于向一些没有价值的会议说不?我们共同需要的是如何解决产品的相关销售方法、措施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核心问题,以后的会议才更有价值,否则,简单的吃喝会议建议完全没有必要组织和参加。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