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4506 | 回复数:0
农业生产与市场回顾与展望 1.生产回顾产回顾 2010上半年国内多个地区极端气候的出现,加上去年库存的压力,农药市场旺季不旺,市场平淡无奇,整个行业生产与销售情况低于年初的预期,但是同比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去年上半年,国内农药产销量和出口具有一定的增长。 1.1 生产情况 根据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化学农药产量为134.36万吨,同比增长17.7%,其中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产量分别为44.17万吨、9.01万吨、55.44万吨,杀虫剂与除草剂产量同比增长幅度较大。2010年上半年我国农药产量统计情况见表1。由于受到极端气候的影响,尤其是西南大旱和南方洪灾的严重冲击,西南、华南等地农药装置产能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产量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华东、华北、东北地区农药产量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1 1.2 进出口情况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逐渐减弱,国际间贸易比2009年活跃,上半年我国农药的进出口均有一定的增长,而且进出口平均单价同比有所上升,其中除草剂主要是草甘膦受到反倾销等因素影响出口有一定幅度减少,而杀虫剂和杀菌剂出口量增幅明显。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进入6月份由于世界经济不明朗导致国外需求下降;国际上农药需求旺季逐渐过去;我国对部分农药品种取消出口退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6月份农药的出口数量与上几个月相比明显放慢,而且出口平均单价开始一定的回落。2010年上半年我国农药进出口情况分别见表2和表3。 2 3 1.3 市场情况 根据主要企业经营状况了解与分析,上半年农药企业经济效益低迷,远远低于年初的预期,主要农药品种价格持续低迷,二季度初短期价格上涨也主要是由于原料价格上涨所带动,目前草甘膦、毒死蜱、百草枯、阿维菌素、吡蚜酮、吡虫啉、莠去津、烯啶虫胺、菊酯类杀虫剂等主流品种价格和利润差强人意,其中阿维菌素、草甘膦、吡蚜酮等产品价格跌至历史低位。由于原料价格上涨,物流、储运、公用工程、人工等成本不断增加,严寒、干旱和洪灾等极端气候导致国内市场的需求疲软,部分企业融资困难、流资不足等诸多因素一定程度的影响了我国农药企业的经济效益。近期多家农药上市公司中报发布半年业绩预减的公告,其他中小型农药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更加不如意了。由于市场需求不畅,主要品种装置开工率低下,草甘膦装置开工率不足50%;数套毒死蜱装置长期处于停产状态;阿维菌素、吡蚜酮、吡虫啉等主要企业限产保价,部分装置不能满负荷运转。上半年农药市场上还有诸多值得关注的话题,反倾销频发,美国澳宝公司提出草甘膦倾销调查、巴西修改对华草甘膦反倾销税、印度做出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反倾销终裁、6月下旬印度又对我国农药中间体对硝基苯胺提出反倾销调查。“毒豇豆”、“毒韭菜”等事件的冲击,严重影响了农药生产、经营甚至整体形象。部分农药出口退税取消,彰显国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心。总体来看上半年农药行业生产与销售喜忧参半、经济效益低于预期、平淡中蕴含调整与变革。 2.市场展望 尽管上半年农药行业整体生产经营运行情况不容乐观,但是展望下半半年我国农药市场需求谨慎乐观,中长期来看我国农药的产业结构较大级别的调整序幕将徐徐拉开,行业内惨烈的优胜劣汰竞争已经开始。 短期展望: (1)随着干旱和洪灾逐渐过去,各地加快抢种和补种,同时6月中旬以来许多地区植保部门发布虫灾发生报告,尤其是洪水和干旱导致迁飞性害虫灾害出现,加上近期国内许多地区高热高湿天气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国内农药需求。 (2)自5月开始国内化工原料价格开始走弱,农药生产所需要的基本原料和中间体价格开始较大幅度下降,液氯、黄磷、氟化盐等价格低位运行、供应充足。同时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平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药生产成本,下半年主要农药品种价格将保持平稳,不会有太大幅度上涨,但是整体经济效益将会有所好转。 (3)近期农业部发布消息,今年夏粮单产因灾略减,总产将与上年持平,而过去6年则是连续增产;同时今年南方水灾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秋粮收成。粮食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而需求旺盛情况之下,粮价将有上行压力。同时国外部分权威咨询机构也预测国际粮价未来有可能上涨。今年粮食总产不确定性促使粮价上涨可能会带动明年种粮积极性和农药施用量增加等。 (4)由于境外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增大,出口将会受到很大压力,近期出口数据显示比上几个月有所下降,同时虫害爆发具有相当不确定因素,而且整体上的产能远大于市场需求的矛盾一时难以化解,因此下半年我国农药市场保持谨慎乐观。 中长期展望:农药行业持续低迷,导致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许多品种产能严重过剩;极端气候对局部地区农药生产企业造成冲击;国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与措施不断出台等都预示着我国农药企业兼并重组、高毒农药替代、落后工艺及产能强制淘汰等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来临。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将给农药行业带来较大发展机遇。 (1)结构调整将迎来黄金发展期,2003年~2008年上半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拉动和刺激了诸多工业领域产能、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农药行业相对于其他化工行业如基础有机化工原料、氯碱、化工建材、合成材料、橡胶轮胎、纯碱等规模扩张速度和获取的经济效益总值,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规模的快速扩张在经济超高速发展的时代是行之有效的战略之一,但是农药与上述行业是具有明显差距的,上述行业多属于基础制造业,这些产业必须依靠经济飞速发展来获得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随着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上面提及的许多领域以后相当长时间内没有高额利润而言。而农药属于精细化工领域,精细化工产品从来都不是靠规模而是依赖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获得发展的。因此只要国内农药企业摒弃盲目重复建设发展与以价格战为主体的经营理念,转向以产品、工艺、经营创新而主导的发展理念,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药自主创新的加快,农药行业将会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黄金发展期。 (2)经济转型利于农药行业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将全面展开,限制二高一资的产业扩张,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成为重要举措之一。经济的转型必须在大环境稳定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届时“无农不稳”的理念倍受重视和关注,国家层面上将会对农业及相关的农化产业加大投入和鼓励发展,利于农药行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将对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园区外化工项目建设审批、新建项目投资强度要求、现有企业间兼并重组速度都会提出具体要求,将有利于现有的尤其是技术水平较高的农药生产企业。 (3)农业发展空间预示农药发展潜力,相对其他产业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地区相比落后更多,许多经济学家反复强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是以内需为主,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落后近20%,发展空间巨大。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农业将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加,社会对农业的投资逐渐加大。农业巨大的发展空间预示着中国农药内需市场的巨大需求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 3.发展建议 基于上述,我国农药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前景光明,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农药行业应在困境中看到希望与未来。今后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组织结构调整,鼓励优势农药企业做大做强,通过联营、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等模式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市场竞争做到优胜劣汰;二是产品品种调整,继续强化高毒农药的禁限用力度,推进品种绿色化、高效化;三是合成工艺调整,主要体现在绿色工艺的开发上,在农药及中间体行业中推广催化加氢、三氧化硫磺化、绝热硝化、空气或氧气氧化、反应精馏、直接氨化、直接氟化、固体酸和固体碱催化等单元操作绿色技术;四是剂型调整,重点发展水基化制剂等新剂型以及配套的新型加工助剂和非芳烃溶剂,开发环境相容性好、使用方便的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和微胶囊剂等新型制剂。 (2)强化自主创新,加快自主创新是我国农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借鉴国外新型农药分子设计和开发理念,将扩大规模资金用于新品研发中去,利用我国资源优势,加快含氟、杂环等新型农药化合物的开发;二是利用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从生物体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并以这些活性物质为模板或先导化合物,通常再经过化学结构的改造,来探索开发新型农药化合物;三是利用我国农药中间体生产与发展优势,强化非专利农药的仿制生产与发展,积极跟踪国外农药的专利进展情况,推进我国农药发展从仿制、仿制与创制相结合到完全自主创新的进程。 (3)加大宣传强化品牌效应,我国农药行业长期以来主要注重产品质量而忽视产品的宣传与炒作,而在国内的农药跨国公司则非常重视产品品牌效应宣传,如近年来有杀虫剂“四大天王”之称的杜邦康宽、先正达公司福戈、巴斯夫公司艾法迪和龙灯公司的垄歌就是通过市场的高调炒作,独特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卖点、稳定的价格体系、严密的市场保护,在中国市场上获取了良好经济收益,国内生产企业要充分学习其营销策略与手段,实施名牌战略。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