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未来在哪里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735 | 回复数:0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4-6-28 11: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宏力公司旗下承包18000亩农田,2012年共亏损700万元!200多亩高性能温室大棚建成一年后,因效益低下,又全部推平!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姬洪林,靠批发酒水及经营饭店起家,后投身于土地承包的潮流中,承包土地440亩,2012年亏损150万元,目前以退给农户300亩,至今仅剩140亩,因资金链断裂,无人管理,杂草比玉米还高,枣树不挂果,基本处于荒芜状态。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豫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过前几年的短暂辉煌后,8000亩的土地承包合同成了烫手的山芋,欠银行及个人高利贷3亿元!偌大的公司只剩当初的几个“高管”。
      
稍微红火些的长垣县金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仅仅是通过庄园式酒店经营处于微亏损状态。
      
这就是当今的农业种植的一种生存状态!曾经大手笔雄心勃勃、挥师农业的富豪们,如今怎一个惨字了得?
        
当国家优惠政策越来越多时,当种地大户成为一种趋势时,又是什么原因让曾经各个战线上风光无限的富豪们落的个如此下场,我们不仅要问,大规模的承包土地是否有利可图?
  我总结归纳如下几点:
1、  估计不足,凭借雄厚财力,想大赚一笔。他们只是想着,假如我1亩地一年纯收入100元,那么当我拥有,1000亩,10000亩该挣多少钱,但是他们怎能知道,一粒种子从发芽、到长叶、再到挂果成熟,需要一个不可人为改变过程,而中间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最终收益,而且更多的是很多人又是那么的急功近利,春天的发芽还等不到秋天的结果,在夏天就把作物给砍了。

2、  不懂技术,吃亏上当。这些大户们真正懂农业技术的人并不多,他们之所以能进入这个行业就是因为有钱。所以在种地过程中必须依靠所谓的“农业专家”“农业技术员”,因为他们对这行并不懂,很难请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专家,他们请的大多数人是凭经验种地的种植能手、部分农资零售商们,他们的用人就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失败,那些种植能手大部分都和某个农资销售店有联系,回扣都是不公开的秘密,即使是同类产品比市场价高出数倍,他们也是无法分辨好坏真假。更不用说依靠那些农资零售商的了,他本身就是经营农资的,你依靠他,你能选择的种子、农药化肥,绝对不会超出他经营的范围,从而就限制了用不上最优的产品。当遇到真的病虫害难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全部成了老天爷的责任,和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老天爷说:我比窦娥还冤)。

3、  过度依赖人工,导致成本暴涨。他们都知道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但是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实现不了真正农业机械化。姬洪林,卖的玉米田除草剂,因在施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杂草没有打死,杂草比玉米还高,为了除草不得不大量雇佣人工除草。从而大大增加了成本。

4、  不懂市场行情,不去收集市场信息。这几年经济作物的市场价格不稳,变动幅度大,什么“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棉里针”等,新词汇的层出不穷,反应了市场价位极度不稳,就拿今年来说,目前西瓜收购价格不到0.2元一斤,1亩按5000斤产量算,他的成本每斤要卖0.3元才能保本,而去年同一时期的价位是每斤0.4—0.5元。今年黄瓜的价格却是暴涨,至今收购价每斤都在1元以上,而去年同一时期的价位是每斤0.2—0.4元。这两天又听说江苏盐城的芫荽市场价35元一斤!因为没有信息的收集,又不甘心去种植粮食作物,总是以赌博的形式去选择种植的作物,到头来落的个一场空。

5、  即使能够生产出来。也不一定能找到市场。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近邻的一处黄河滩边有个村子,去年村支书响应国家号召牵头成立了礼品甜瓜种植专业合作社,200多亩的工棚,种植的是河南省最新培育的众云-18,示范田能达到18个含糖量,但因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缺水缺肥,含糖量还不到12个,而且个头太小,达不到收购合同的标准。收购商拒绝已当初既定的2.4元每斤的收购价收购,80多万斤的甜瓜无任何销路。后经过多方努力,不得不已每斤1.1元的价格卖出,蒙受了巨大损失。我觉得这些盲动的进入,还将会随着越来越优惠的国家政策,更多的人会前赴后继的进来,并且会在未来的几年内重新洗牌。那些进入农业行业,只是为赚钱,为了套取国家钱财的人,终将被彻底淘汰。
   
国家的2亿亩土地红线绝对不会破,那么,当上述的这些人被淘汰出局后,谁会真正的接手呢?   是我们!是我们这些真正的为了农业发展,真正的热爱这个行业的人们。当未来几年洗牌过后,真正接管土地的一定是我们的农资经销商、农资零售商、各条线上的农资服务人员。未来的农业一定会出现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公司、专业的生产资料租赁公司、专业的农业生产管理公司、专业的农产品销售公司,甚至会出现专业的市场分析技术公司。所以,我们现在重要任务还是在于农业技术知识的掌握,并且在这个行业内坚持下来,我们才有机会。因为这些人,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懂销售!虽然缺乏的是资金,但是他们有无法比拟的学习精神、敏捷的市场洞察能力,超强的协调能力。

如今中国缺少的不是农业科学技术,因为我们有袁隆平式的人物;中国真正缺少的是传播这些先进技术的基层农化服务人员!中国的土地集中化谁也阻挡不了,我们只有顺应潮流,谁能先看清形势,谁能做好准备,谁才能在这场土地军备竞赛中占有有利位置!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