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空杆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968 | 回复数:3

发表于: 2014-6-28 1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降低空杆率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形成玉米空杆的主要原因:
一、    雄穗对雌穗的抑制 :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分化早7—10天,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能而成,发能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雄穗会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营养不良时,雄穗就利用顶端生长优势,将大量养分吸收到顶端,致使雌穗因营养不良足导致发育不良而形成空杆。
二、    营养代谢不良:玉米雌穗分化阶段营养不足,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质积累少,便会使雌穗发育不良而导致空杆率增多;在旺长阶段,如果矿物质营养过多,造成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减弱,向雌穗上部分配的有机物质少,从而也形成空杆。
三、    施肥不合理:在同一密度肥力不足条件下,施肥少的比施肥多的空杆率多,肥力越低,密度越大,空杆率越高;施单一肥比配方施肥的空杆率高;施二元肥料比施三元肥空杆率高。
四、    高温干旱影响:大喇叭口期至抽穗前是玉米需肥量最大的时期,如果这个时候干旱缺墒,就会影响雄穗的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造成抽雄提前和吐丝延迟,花粉的生命力弱,花丝容易枯萎,造成不能受粉受精而出现空杆。
五、    阴雨天气过多:玉米抽雄散粉期,如果遇到阴雨连绵或者光照不足,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粘结成团,丧失了受粉能力,使雌穗花丝不能及时受粉,造成有穗无籽,形成空杆。
六、    病虫害的影响: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诱发病虫害种类多,面积广,危害重,亦造成空杆。
玉米空杆的防治措施
一、  削弱顶端优势:在玉米生产上采用的去雄技术能有效的削弱顶端优势,可以减少雄穗对雌穗的抑制,因此,合理调整养分的分配,可以防治顶端优势,有效地降低空杆率。
二、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果穗营养,促进果穗分化,降低空杆率。一般亩留3500株,紧凑型品种每亩可留4000株。因为大群体的玉米生长前期,供应养分不足,难以达到苗齐、苗壮,植株个体个体生长不健壮,影响雌、雄穗分化。
三、  实行叶龄施肥:玉米从拔节到果穗吐丝受精为孕穗阶段,是玉米生长期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此期养分供应不足,能减少空杆率。按叶龄施肥的原则是:当叶龄指数达到30%前,即五叶展开时,普施有机肥,追施磷钾肥;当叶龄指数达到30%--50%,即5—6叶展开时,追肥数量占氮肥总量的60%;当叶龄指数
达60%--70%即12—13叶展开时,追余下的40%氮肥。如春玉米的中晚熟品种,在适期早播的条件与拔节期13—14片叶已进入雌雄坐胎期,此期是决定穗胎大小和籽粒行数、每行粒数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抽穗前5—7天重施攻穗肥,是实现穗大粒饱、减少空杆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浇抽雄开花水:玉米抽雄前15天对水敏感,此时若土壤干旱,及时浇水可促进果穗发育,缩短雌雄穗花的间隔,利于正常授粉受精,降低空杆率。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4-8-21 17: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顶一下
发表于: 2014-8-29 20: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4-8-29 20: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一下!!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