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大户不赚钱怎么办?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6309 | 回复数:3

发表于: 2014-7-21 22: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种田大户的赚钱问题,不仅是农民的问题,也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问题,谁就能够在种田大户时代获得领先优势,那么如何做一个会赚钱胡“种田大户”呢?
转变心态
      比如购买农资,原来一袋化肥便宜10元钱,可能减产100斤。现在多花20元钱,可能增收200斤。以前农民购买农资过程中有很强烈的“贪便宜心理”,我们调查大约占40左右。真正具备投入产出意识的只有20%左右。
转变种植方式
      以水稻育秧为例,原来家家搞育秧,现在有了育秧专业户,种植方式开始分工了。种田大户的土地平整后,使用机械的效率会提高。比如,由于人力成本提高,种肥同播得到推广,缓控释肥虽然价格稍高,但不施追肥可以省一遍工,种肥同播还可以省一遍工。
改变成本结构
      美国农业成本,排第一位的是机械。 中国农业成本,原来排第一位的是化肥(排除劳动力的隐性成本)。未来农业机械的劳动力的成本都会提高,农资的比例则会下降。2012年农业机械化率已经达到57%,目前仍然在以3.3%的速度递增,10年后就会达到90%。
改变经营方式
      首先是种什么的问题,大田作物作为中国的战略物资,价格是相对稳定的,但经济作物就不同了,如果信息不灵,跟风化种植的话,有可能总是在高价时种植,低价时销售。其次是种植结构问题。如果要雇工,就要尽可能确保四季作物的均衡,否则,劳动力成本就难以分摊。第三是如何与上游农资供货商合作的问题,上游供货方是否有技术、信息、服务能力与优势,如何通过规模获得的地位获取更大的利润。第四是粮食经营问题,“农超对接”既能了解信息,又能减少商业环节。
实现利润产值多样化
      除了生产收入外,种田大户还可以获得规模利润,基于规模所产生的上游成本的降低和下游收入的增加。
我是中农立华的,请多交流。
发表于: 2014-7-21 22: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赚钱了 我就去卖农药
发表于: 2014-7-22 07: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4-8-5 17: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