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340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4-8-7 13: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我国农药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原药出口一直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制剂出口量也连年递升。然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农药制剂研发及生产水平仍较跨国公司有相当大的距离,来自中国的制剂产品想要立足于国际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针对此种情况,AgroPages世界农化网于近日开展了一个关于中国农化制剂之路的调查,对中国制剂发展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收集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本次调查共收到85份问卷,其中一些问题的调查结果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如图1所示,在“您认为中国农化制剂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中,我们看到,读者选择最为集中的选项为“剂型(单剂、复配)研发能力不足”(26%),无法满足目前国际市场对剂型、配方、以及环保性等要求。其次,“制剂生产和管理体系的不健全”(14%)也是一大阻碍,目前我国的制剂加工工程水平低,缺乏管理制度,这些现状都无法支撑新型制剂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此外,售后和技术服务落后(14%)、制剂品种品牌缺失(12%)也是较多人认为阻碍制剂发展的原因。

  图1  问题“您认为中国农化制剂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是什么?”调查结果统计
        农药论坛 zkc_2014-08-07_08-53-57_527
  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读者选择了“制剂品种的筛选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撑”(14%)这一选项。这体现了目前制剂研发决策人员所面临的困境。研究跨国公司产品战略,可以发现,跨国公司围绕其高盈利专利农药品种,以大量的市场、作物或地区法规信息为支撑,或研发各种不同的剂型,方便农民使用于不用的作物;或开发出各种不同的复配成分扩大防治谱,减少抗性的产生;或利用新型助剂成分增强产品的环保特性。

  以先正达的专利品种噻虫嗪(2013年专利已过期)为例,该品种是先正达杀虫剂和种子处理剂的核心品种,为了保护噻虫嗪的商业前景,先正达不断开发出能与噻虫嗪复配的新杀菌/杀虫活性成分,在全球94个国家的400多种作物中进行了登记,充分占领全球市场,2012年其全球销售额约达11亿美元。图2为部分先正达开发的以噻虫嗪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种子处理剂,复配成分主要包括咯菌腈,精甲霜灵。
          农药论坛 zkc_2014-08-07_08-54-49_762
            来源: 《噻虫嗪全球市场分析报告》 -  AGROPAGES
  
  跨国公司不仅有庞大的信息体系作为研发决策支撑,他们还善于从信息中捕获产品的市场机遇。目前国内企业则很少在这方面获得成功实践。现状要求我们充分调研当地的实际需求,同时关注并学习跨国公司的产品策略,及时获取跨国公司在产品配方和剂型方面的研发动向,打开制剂国际化运营的视野,为制剂产品的开发做好充分的决策铺垫,从而获得市场成功。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还征集了读者对于解决中国制剂问题的建议及解决方案。较多读者都提到了加大研发、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始终关注产品品质、企业间强强联合等措施。更有读者提出了十分具体的建议,如:研发要从化合物的溶解特性方面入手搭配合适的溶剂助剂;研发过程要兼顾考虑使用性,药效性,安全性,环保性,可加工性等重要因;生产过程需注意投料的准确性,工艺过程的严谨性,质量的严密监控,加工过程的数据收集;加工后的质量保障等方面要加强等等。

  去年,中国农药制剂出口已经实现首次拉动当年农药进出口双增,成为中国农药出口的主力军。2014年上半年出口制剂占出口农药总量的65%。中国农化行业内并不缺乏既有雄心、又有敏锐触觉的“觉醒式”企业。颖泰、红太阳、中化农化等企业已经开始在制剂市场展现抱负。在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农化格局不断发生改变的未来,一定将涌现出更多以制剂品牌经营为目标的中国农化企业。


义薄云天 肝胆相照-我是一个地道的农资零售商!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