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6048 | 回复数:7
自2009年9月初到2010年7月底,多数农药原药品种价格都走出了一个冲高回落的走势。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产能过剩 2、 气候因素减少了杀虫剂、除草剂国内外需求 3、 新化合物的出现与产品性价比因素引起的不同产品需求的此消彼长。 一些产品因淡储价格极低出现了大量的国内制剂客户、国内外贸易商、国外客户大量淡储的情况生产企业交完淡储订单时发现新订单寥寥无几,市场已经过剩了。 产能过剩是产品无法回到一个正常价格的主要因素 一、2007-2008年农药原药高额利润引诱生产企业扩张产能导致绝大多数常用农药原药产品严重过剩。那段时间许多常用产品的价格涨幅都达到了100%。草甘膦260%以上,吡虫啉120%,代森锰锌180%,多菌灵100%。绝大多数产品的毛利在30%以上。随后引起的扩产潮带来了严重的过剩,许多产品的产能增加了1倍以上。过剩产能造成的沉淀资金近100亿元。 金融危机发生后,大宗产品如草甘膦不时受到反倾销调查威胁,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停滞,市场需求增长乏力,消化过剩产能将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现在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规模优势进行产能扩张,如草甘膦新增长产能15万吨,毒死蜱新增产能进2万吨。 二、气候因素对2010年农药原药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入2009年11月份到2010年3月份,北半球大多数地区经历了一个比往年寒冷的多的冬天。国内同行的感受是季节向后推迟了20天左右,这一因素对前期杀虫剂和除草剂的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短期加剧了供求过剩的局势。 三、政策上取消出口退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过度竞争。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农药原药价格一落千丈,许多产品价格降落了一半,草甘膦价格不足原来的五分之一。在国际市场价格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自相残杀,出口产品价格不断创出新低。此时取消出口退税不仅不会影响国内企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对抑制产品降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许多产品价格有再创新低的压力 在产能过剩的环境下企业为了获取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会采取如下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1、 改进合成路线,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收率,副产品回收利用或加工成可出售的产品;2、 向上游延伸,自己合成中间体;3、 继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这些因素可能引起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上游的中间体生产企业竞争压力降低产品价格,也会引起产品价格的下降。 五、过剩环境下市场特征与价格特征 紧缺环境优质品种的产品领涨价格,不同品牌的产品价格基本持平;平衡环境下不同品牌的产品价格有一定的差异,都能销出去。过剩环境下,客户选择品牌产品的倾向会十分明显。一些非品牌产品会出现降价也无人问津的局面。过剩市场环境下,产品的价格高于成本时就会刺激过剩产能释放,价格会出现调头向下。市场心态和产品价格可能会逐步走入较长的持续低迷期,价格振幅变窄完成去产能化过程。 六、过剩的市场环境转变过程需要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是单变量,也可以是多变量的。 1、亏损与产品停滞使企业投资热情下降,一些企业退出。 2、产品需求增长改变供求关系。如新用途、新市场、挤占同类产品市场。 3、竞争使产品的收益与参与企业的资金面遭到破坏,最终改变供求关系。 4、企业兼并重组后淘汰一些产能改变供求关系。 5、淘汰老化产品、淘汰落后产能,限制新增产能的政策改变供求关系。 6、协会对行业参与企业指导、引导、协调改变市场供求关系。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