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管理 的四个误区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741 | 回复数:1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4-8-27 11: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营企业无疑是中国经济的生力军,然而,能够被称道的优秀民营企业,还是屈指可数。如果站在相对宏观的视觉来观察,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民营企业发展日趋缓慢;更多的民营企业创业时脱颖而出,发展壮大却难乎其难,甚至夭折或陨落。如果,我们沉思、反省这些民营企业,可以发现这些民营企业在管理上大都存在着四个误区。



一、追求大企业式管理

  盲目追求的大企业式管理,导致企业的老板或主要管理人员从创业时的自信转变成自负,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管理组织架构,均因刻意体现层次管理而降低了效率,盲目追求规模而增加了隐性成本,过度贪求市场效应而增加了广告宣传费用,不切实际的多元发展分散并耗费了企业有限的资源,结果企业和老板的知名度更大了,效益却降低了,一旦资金断链,这些民营企业就面临着发展停滞甚至倒闭的危险。


  民营企业这种盲目追求“大企业式管理”的原因,更多来自于民营企业老板的自卑和虚荣,也有地方决策者深层次的认识偏差,以为只有大企业才有政绩和地位,因此希望通过做大来获得公众良好评价,完全是心态上和意识上的问题。当然来自于外界的不切实际的吹捧也加速了这种心态的扩张。


二、强调老板个性化管理

  民营企业的发展之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可谓先天不足,所以尽管老板具备足够的控制权和对企业的所有权,但企业开办之初更加体现了协同作战而且富有成效,没有严格的分工却很默契,没有规范的管理却齐心协力,没有充足的资金却甘愿享受共同创业的乐趣,有级别之分却无尊卑之嫌,这时候的老板除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关键决策之外还体现不出更多的权势,但随着企业的成型和发展,老板的个性化开始充斥到每个细节,这时的民营企业长得越来越像其老板,企业的很多问题也因此而变得复杂起来。

  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创业之初需要群策群力,不如说是生存的压力迫使老板放下了架子,也容不得老板有过多奢望。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性增强,随着员工的增加和业务、管理分工的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随着预期利益的现实化,老板的经验、信心和控制欲也随之增强,个人的威信也希望得到充分体现,以老板为中心的指挥格局和管理格局也就形成了。



三、重视个人经验管理

  民营企业的老板也同样对人才求贤如渴,同样知道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价值,但他们就是不相信别人能比自己做得更好,因此,他们也许是最不重视人才培育和储备的人。正是因为这种疑虑让引进的人才难以施展手脚,定位的总经理不像总经理,部门经理不像部门经理,因为老板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风格和曾经的也许不合时宜的经验强加给他们,结果也就事与愿违了。如果老板们与引进的人才经过一个阶段磨合,逐渐放权给新来者,老板们就可以从企业家踏踏实实地变成资本家了,实际上国外很多的家族企业都纷纷从外界聘请总经理,甚至是竞争对手。不相信别人做得更好就一定不会让别人做好!


四、沉湎于习惯管理

  民营企业老板在广泛收集和研究信息方面的能力非常不足。他们往往更依靠直觉与习惯,而非依赖深入和理性的思考。“我们就是这样做起来的”是民营企业最自豪的表白。从正面理解意味着经验,意味着成就!从侧面理解意味着束缚,意味着俗套。

  一个成熟的企业,明显的标识之一就是不断创新,无论是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新产品的开发;无论是新市场的开拓,还是管理手段的改善。因为防范风险不等于拒绝创新,习惯不等于保险。成功的企业往往在于引导市场,而投机的企业往往迎合市场。民营企业确实缺乏一些资源,但是,优秀的企业是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成长的,而仅仅利用现有资源的企业往往缺乏生机和激情,“存在就是合理”的口号在地域和时空都不再成为障碍的新时期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点评】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构造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是一种松散结构。有规范管理,靠着老板拚命和随机处理,也取得了成功,甚至是不小的成功。随着企业的发展,它会遇到领导危机和秩序危机。管理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设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组织结构是克服企业成长过程中危机的唯一办法。

“蕾丰”不是人  “蕾丰”是棉农心中的神!
一喷苗齐壮    二喷蕾铃多    三喷桃不落


中国农资联盟
www.nongzi100.com 做一个有思想的农业人  点我把你微博放在此处  点我查看微信平台教程  点我免费发手机短信
发表于: 2014-8-28 10: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