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早衰的原因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627 | 回复数:3

发表于: 2014-9-21 21: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早衰?
早衰是作物在有效的生育期内生理生化过程的衰老比正常植株提前,叶片黄化,光合作用过早停止,植株过早死亡,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早衰会产生什么现象?
作物出现早衰时,首先是底部叶片发黄,叶片过早出现黄斑、卷曲,最后整株叶片黄化,影响功能叶正常的的生理功能,进而会降低作物光合作用,从而导致作物长势差,产量低。
植物的根与地上部的生长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依赖。地上部分同化物的减少势必会影响根部的生长,使根部生长受限,植物根系老化、发根力减弱、根毛生长受阻,会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土壤中有再多的养分也不能被利用,影响作物正常的新陈代谢、影响地上部分正常的生长,使作物品质和产量下降,严重时导致作物死亡。


生殖器官对同化物的争夺比叶片和根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功能叶片衰老会直接影响同化物的合成,使生殖器官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而导致作物坐果率低,易出现裂果、畸形果、空果及僵果,果实着色不良,产量低,品质差等危害,直接导致作物产量的降低。

作物早衰的原因是什么?
近年来,作物早衰普遍存在,作物早衰造成的危害严重制约着作物的产量。作物生长过程中,如果因肥水不足、营养不均衡等而引起的生长缓慢、功能叶黄化等问题抑制作物生长,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作物生长衰退现象。同时,因环境如高温、水分胁迫、光照等逆境或激素、药物用量不当等因素都会造成作物早衰。
中微量元素的缺失,引起叶片黄化,光合效率下降,限制作物生长
随着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农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对中微量元素镁(Mg)、锌(Zn)的消耗量在逐年增加;或因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如钾(K)和镁(Mg)、磷(P)和锌(Zn)之间,造成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不足,从而引起光合效率下降,限制或影响了作物生长,造成作物早衰。
镁(Mg)、锌(Zn)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叶片发黄,影响光合速率,限制作物的生长,引起产量的降低。
营养不均衡,导致作物生理机能下降,是作物早衰的主要原因
作物往往会因为养分供应不合理,营养不均衡等而引起的生长迟缓、功能叶黄化问题导致其生理机能下降,引发作物早衰,造成作物减产。
逆境胁迫造成作物生长受到抑制,引起作物早衰
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低温、高温、干旱等逆境,逆境对植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细胞脱水、膜系统受破坏、酶活性受影响,从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对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进而引起作物早衰。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4-9-21 21: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来自中国农资联盟APP发表于: 2014-10-2 23: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不错啊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4-10-4 22: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了 植保农技 1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