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9279 | 回复数:9
第四季度,虽然是农药销售旺季,但就实际市场看,大宗产品销售疲软,价格走跌。而毒死蜱“一枝独秀”,价格“步步上调”。毒死蜱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三重作用,并有杀虫谱广、安全、环保、低公害等特点,是众多高毒农药的替代品。现行我国毒死蜱生产工艺为三氯乙酰氯法,生产 1 吨毒死蜱排放的废水量超过3吨,可多达 6 吨以上,且处理难度极大。国外大厂具备成熟的四氯吡啶法技术。由于环保趋严,毒死蜱行业开工率从年初的 50%左右,在 9 月下降到了 40%附近,供给受限,产品价格迅速拉涨。8 月底毒死蜱华东市场价格为3.3 万元/吨,至 9 月中旬已涨至 3.7 万元/吨。目前毒死蜱97%主流报价至3.7-3.9万元/吨;实际成交至3.7-3.85万元/吨。从开工情况看,一方面,受压于环保,开工低位;另一方面,原料采购困难,部分厂商开工不稳定。相关产品:乙基氯化物:目前乙基氯化物成交价格维持在19500元/吨,短期内,乙基氯化物将维持高位盘整。三氯吡啶醇钠:本周三氯吡啶醇钠折百价格维持39000元/吨,85%实物价格至33100元/吨。我们认为毒死蜱价格有望突破 4 万元/吨,且不排除在年底前进一步上涨。 毒死蜱生产的两大关键中间体是乙基氯化物和三氯吡啶醇钠,生产一吨毒死蜱分别需要两者 0.65、0.62 吨。乙基氯化物生产污染严重,主要供应商湖北晨天、山东乐宁等,而湖北晨天于 10 月 16 日发生爆炸,迅速推动了乙基氯化物供应紧张程度,短期价格将迅速上涨。三氯吡啶醇钠生产的关键是三氯乙酰氯,同样由于污染较为严重,国内仅江苏中冶、山西三维丰海和红太阳能够实现全部或部分自给,江苏中冶控制了全国 70%的对外供应份额,市场话语权较大。 2014年,毒死蜱走势为“低开高走,回落冲高”,价格在8月份触底并开始反弹,冲破上半年高点后,继续走高,截止到10月份,累计涨幅约12% 分析涨价因素,有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成本推动,从下面主要原料走势图中可以看出,受到环保方面等方面的影响,乙基氯化物价格涨幅较快,特别是2014年,价格强劲上调。直接推升毒死蜱成本; 2014年毒死蜱供应商多数时间在盈亏边缘挣扎,有相当长时间处于严重亏损。 第二,新增产能受限。2013年,发改委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第21号令),将非水相法毒死蜱列为限制类项目。从政策层面限制了毒死蜱的扩产。 第三,市场供应缩减。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毒死蜱原药产量较低,1-9月份累积产量约为3.4万吨,同比2013年下跌5%,分析产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A,受到环保压力,毒死蜱和乙基氯化物开工较弱; B,就毒死蜱市场而言,海外市场订单较为清淡,内销市场目前才启动。供应商为避免积压库存,在销售淡季时降幅开工。 就整个第四季度的走势,笔者持谨慎态度,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目前中国毒死蜱产能约为10万吨,受限难以开工,如果价格继续上调,供应商可以盈利,那么供应量将放大,冲低价格; 第二,临近年底,现金流成为企业特别关注的指标,不排除贸易商和生产商在合适的时间清理库存的可能。 综合考虑,预计第四季度的毒死蜱价格走势有望如图中红色部分所示——价格略有上调,而不会急速飙升。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