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调节使用技术很关键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151 | 回复数:1

发表于: 2014-11-19 17: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中,听到很多这样的声音:“现在市场上买的草莓怎么长的怪怪的呢?还大得吓人!香瓜也不怎么香了,个儿特大!桃子也大而无味儿。”笔者告诉周边的家人和朋友,这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造成的,尽量少食用这样的水果。


近年来,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针对在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须慎用植调剂,而且非常有必要加强科学指导,注重合理利用,提高应用技术水平,以推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应用领域的良性发展。

 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全球范围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生产,国外已商品化的品种有100多种。在目前的制剂登记产品中,乙烯利、复硝酚钠、赤霉酸和多效唑占近一半。资料显示,近20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国际市场上的年使用量以15%的速度增长,所以使用技术也要跟进才行,需要慎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首先,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事半功倍,用得不好事倍功半。膨大素使用不当导致西瓜爆炸,过早使用矮壮素造成棉花僵株等案例,说明类似的问题多因产品没有登记、农民超范围使用或应用技术不规范造成的。

 其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时期有严格的要求,一旦施药时期不当会产生药害,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功效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作物品种、生长周期、施药部位、调节剂品种、施用浓度、施用方法及外部自然条件等等。所以,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出现误差,就可能给农作物带来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药害问题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

 最后是用法用量要得当。由于不同的农作物品种对同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要先做试验,然后再推广应用。并且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剂量都有严格的限制,用低了达不到效果,用高了则产生药害。另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使用技术,也是经过严格的配方筛选和田间试验验证出来的,可以起到增效作用,如2.85%硝钠·萘乙酸水剂,30%胺鲜·乙烯利水剂等,均是很优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制剂,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以复配使用,所以一定要慎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资“王软件包含进货,销货,库存,一表对账,销售开单,欠款回款,会员积分一网打尽。
发表于: 2014-11-20 09: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