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该不该“国进民退”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628 | 回复数:5

发表于: 2011-1-25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标志成果之一就是:在企业改革中民营企业的崛起。除了极少数行业外,各行各业的企业改制都是大面积、高比例的“民进国退”。然而近七八年来,经过不断地收收放放,当初寄予厚望的民营经济并未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

  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国内“4万亿”救市政策,中国的“国进民退”被广泛关注。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去年,几乎将所有浙商排挤出山西煤炭产业的“壮举”将“国进民退”的涵义演绎到极致。

  正方:“国进民退”是必然

  几年前,曾有很多民间资本借各地中小化肥企业改制机会进入。当时就有一位民营企业家兼并湖北、福建几省多家小化肥企业的新闻。当时的化肥行业全面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民进国退”的戏。但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看,在化肥行业,能够在氮肥、磷肥行业中领军的企业,有几家是国企,几家是民企?

  这不是行业的倒退,而是一种必然。

  首先,化肥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很大,企业必须对国家的要求做到令行禁止。一方面要求企业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也要对企业有相当的支配与调动能力。

  第二,化肥是资源、能源型产业。它的主流企业必须是资产雄厚、资源丰富,能贯通能源、资源、制造甚至流通的大型企业。经过三十年改革提炼的国企,能生存下来的,不是行业领袖也是地方诸侯。

  第三,化肥是低利润行业。很多化肥企业都还在以化工产品的利润来补充生产化肥的亏损,对于民营企业,可以相对自由地调整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方向,没有必要死守低利润的化肥行业,他们大多是维持一个稳定产量,然后在其他高利润产品方面做更多的发展规划。 
  反方:“国进民退”是垄断

  国有企业现在并不招人待见。就连政府部门自己也在辩解说不存在“国进民退”,面子上要摆足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样子。国务院在今年上半年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在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随后,各部委、省市纷纷响应。但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

  从目前公开透露的信息不难发现,民营经济的春天远未到来,国有垄断经济的盛宴才刚刚开始。

  仅从资本市场就能发现,国有垄断经济的能力非凡。数据显示,2009年净利润排名前10位的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占全部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60%,其中9家属于央企上市公司。截至2010年三季度末,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等12个部委合计控制央企类上市公司361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8.27%。这361 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8万亿元,净利润8544亿元,分别占全部上市公司的61.63%和70.9%。

  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都在为央企服务;更重要的是,这一趋势还在加强。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www.nongzi100.com
发表于: 2011-1-25 1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一个变相的垄断,富了一小部分人,苦了绝大多数人!
发表于: 2011-1-25 1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hljqq 的帖子

太无耻了,变着法的垄断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www.nongzi100.com
发表于: 2011-1-25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进民退?!这是要逼着我骂人啊:@
发表于: 2011-1-25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雪饼 的帖子

骂的多了不差你一个,尽情的骂吧!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www.nongzi100.com
发表于: 2011-1-25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垄断行业是最可怕的
心在中国农资联盟 欢迎有心之人加入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