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枯萎病在棚室中蔓延如此严重?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861 | 回复数:3

发表于: 2015-1-6 10: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菜农反映,在西红柿坐到三四穗果的时候突然大面积发生,而且扩展速度极快,往往一开始时出现几棵萎蔫黄化的植株,段时间之内同行的大部分植株也会发生。有的从前脸开始发生,有的则从入水口处开始蔓延。
  记者与大量菜农沟通了解后发现,菜农在栽培管理中存在三个方面的误区,助长了枯萎病的严重发生。
  一是长期重茬栽培导致土壤趋于恶化。济阳县崔寨镇西红柿栽培十多年,目前仍是老旧棚室巨多,同时当地土质本身具有盐渍化的特征,在有机肥用量少,化学肥料用量大的情况下,酸化、氮高的土壤情况比较严重。病原菌经过多年积累后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表现为集中爆发的趋势。
  二是疏于管理,不能及时清除病株。当棚室中出现枯萎病后,已经严重发生的植株要及时清理出棚室,但是大多数菜农处于让已经长好的前两穗果实尽快转色的目的而把病株长时间留在棚中。同时病株留在土壤中为病原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场地。
  三是浇水时间上对根系造成影响。据了解,当地浇水时间往往是拉棚以后,由于农业用电电压较低,有的棚室拉起的时间较晚。拉棚后开始浇水,等到浇完整个棚室往往就到了下午。此时由于地温已经提高,而水温却较低,就会对根系生长造成影响,出现炸根以后病原菌会趁机侵染。
  拿住死棵必须改变观念:防更重于治
  在与菜农交流的过程中,很多菜农关心的是用什么药就能够把死棵一把拿住,而往往对如何做到不让枯萎病侵染西红柿却未曾考虑。这种治重于防的本末倒置的思维使得枯萎病不好治、治不住。所以,预防枯萎病建议菜农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第一是轮作换茬。轮作换茬是预防土传病害的主要技术措施,而对于保护地蔬菜来说,很少有菜农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并不代表没有菜农去做。记者在张鸥村采访时,该村的张吉广书记每年都采取轮作换茬的措施,现在他的西红柿就没有出现死棵的情况。据了解,张书记在每年夏季都会把棚膜撤掉,将西红柿拔园以后点播玉米。不需要施用任何肥料,棚室土壤中的养分就能够满足其生长。
  同时玉米收获以后,张书记还把秸秆埋到种植行下面,制造了简单的秸秆反应堆,在冬季有良好的提温效果。通过西红柿与玉米轮作,保证了土壤养分含量适宜,又避免了重茬带来的危害。
  第二是严格的土壤处理措施。采访中有菜农告诉记者,今年夏季也闷了棚了,可是依然有枯萎发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闷棚不彻底造成了病原菌的再度侵染。利用水的良好的导热性,石灰氮等处理土壤比较好的药剂,然后用一定厚度的薄膜严密覆盖,使彭室内的温度升高到50度以上,高温加高度气体就能够将土壤中的病原菌杀死。
  第三是土壤处理后补菌。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为药剂处理土壤以后,里面的有益菌和有害菌都被杀死了,而有害菌的生长要比有益菌强,因此在处理土壤以后,人为使用大量的有益菌,就能够抑制土壤中有害菌的滋生,防止其再度侵染。建议处理土壤后使用生物菌肥补充菌。
  第四是药剂蘸盘。当土壤处理好以后,如果苗子或基质中带有病原菌,就会传播到土壤当中继续为害,因此来苗以后及时进行药剂蘸盘也是一道预防措施。
  第五是灌药预防。从苗期到坐果期之间可灌根1-2次预防,可选择以上介绍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药剂。灌药的时候需以茎秆为中心扒一个圆形土窝,然后集中灌药,避免药液流失。
  只要菜农严格按照以上介绍的操作,就可以完全避免枯萎病以及其他根部病害引发的死棵情况。

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发表于: 2015-1-6 11: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发表于: 2015-1-6 14: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分析很到位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5-1-6 18: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