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白发病 [复制链接]

二维码
发表于: 2015-2-27 10: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粟播种后,从萌发至抽穗期都能感病,严重时根稍、幼茎及子叶变色扭曲而腐烂。 幼苗2-3寸时开始表现症状。得病的嫩叶逐渐退色,产生与叶脉平行的淡黄色条纹 高夫。叶脉略肥厚卷曲,湿度大时,在叶背病斑上长出灰白色霉层,即孢子囊梗和孢子囊。新生的能继续感病,心叶往往不能展开,仅能伸展1~2张黄白色的顶叶,黄白色的顶叶逐渐变为黄褐色,纵向破裂,散出大量棕色粉末,即病菌的卵孢子。最后心叶组织完全破败,残存的灰白色的叶脉散乱成白发状,故称“白发病”。
    病原物(pathogen)
    卵菌纲禾生指梗霉(Sclerospora graminicola (Sacc.) Schrot)
孢囊梗粗短,下窄上宽,自气孔抽出,单生或数根丛生,无色,无隔膜,近顶端有数个分枝,上生2~5个小梗,每小梗顶端着生一孢子囊。孢子囊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孢子囊萌发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脏形,在中部凹处有鞭毛2根。卵孢子球形,单生于藏卵器内,淡黄色或黄褐色,膜厚,其外壁与藏卵器壁紧密连接。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粪肥中或粘附于种子表面越冬,第二年播种后,幼芽尚未出土时卵孢子即萌发,经芽鞘侵入,蔓延至生长点随着生长点组织的分化和发展,到达叶片和花序,引起病变。后期病菌在病株叶片和花序维管粟维管束间的组织中产生藏卵器和雄器,受精后形成卵孢子,成熟的卵孢子在病部组织破裂时散出。
    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
    凡影响幼苗出土和卵孢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都能左右病害的发生及其为害程度。尤以土壤的温、湿度关系最为密切。播种深浅对发病有影响,播种深的发病机会较大。酸性土壤比碱性土壤发病重。连作与早播的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control)
    1.轮作 以玉米、高梁、小麦或豆类轮作2~3年。
    2.拔除病株 结合中耕除草,及早拔除病株。
    3.施用无菌肥料
    4.选用无病种子及药剂处理种子
    用70%淘农 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拌种(药量:种子重量的0.5%)。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