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棚蔬菜管理技术要点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242 | 回复数:2

发表于: 2015-3-14 09: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气温回升较快,光照比较充足,大棚蔬菜生产管理进入关键时期。为方便农民提高春季大棚蔬菜管理水平,提供当前大棚蔬菜管理措施如下:
  光照和温度、湿度管理
  阳光是植株叶片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植株的长势,春季大棚内空气湿度较大,温度高、湿度大常会引发各种病害的发生,适时通风、降温、降湿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放风方法为,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14~16℃。当棚内温度上升到30℃左右时就开始放风,随着外界气温逐步上升而逐渐加大通风量。下午3~4时,外界气温下降前,及时关闭通风口,中午棚内气温不高或白天刮大风时一般不要通风或少通风,当夜间最低温度达15℃以上时,可昼夜通风。不同蔬菜正常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开花和结果,易形成畸形果或落花落果。
  水分管理
  春季是蔬菜病虫害多发季节,抓好水分管理,对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在水分管理上应遵循“适量适时、宁少勿多”的原则。一般要求土壤湿润微干,特别是处于幼苗期的蔬菜,湿度过大不但会引发病害的发生,而且也会引起秧苗徒长。苗期蔬菜要求土壤不干不浇。
  浇水方式温室内采取地膜覆盖栽培的,前期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或者滴灌,以有效阻止地面水分蒸发,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减少各种病害发生。后期气温提高后,可明水勤浇。
  浇水时间尽量选在晴天上午气温回升时进行,此时水温与地温接近,浇水后根系受刺激小、易适应,同时地温恢复快,以利用高温促进土壤吸收,且有足够的时间排除棚内湿气。而午后浇水会使地温骤变,影响根系的生理机能。下午或傍晚更不适宜浇水。
  浇水量浇水量要根据天气、植株生长状况和土壤墒情而定。早春温度相对较低,蒸发量小,灌水不必太勤,以防湿度过大导致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待进入4月份后,温度迅速升高、植株生长加快时,可适当加大灌水量和次数。一般在浇水后短时间内封闭大棚,提高棚内温度,待地温上升后,再及时进行通风排湿。

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发表于: 2015-3-14 09: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发表于: 2015-3-14 15: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帮你顶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