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3051 | 回复数:0
说到农业,就不得不提美国。美国是农业的标杆,美国是人类的灯塔,美国是地球的明珠。美国的农业,是大农场。好么,很多中国人觉得,美国的大农场农业,才是真正的农业;美国的大农场,就代表着农业的发展方向。于是乎,从国家到企业,很多大组织在投身农业的过程中,纷纷选择了大农场的模式。结果却又如何呢?鲜见成功案例。 好奇怪,灯塔国的方子,拿到咱们的土地上,怎么就不灵了?是不是公知们总是挂在嘴边的体质问题又发挥了魔力?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明白,这个地球上的农业,到底长了个什么样子。 在很多人对农业的认识里,总觉得农业原始而又低贱,总觉得这根本就是个“小农经济”。如果你这么想,我只能告诉你,你说的太对了。在经济学上,农业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唯一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以家庭为最小生产单位,并且未见到有哪个国家大范围的成功改变这一状态的行业。 换句话说,全世界的农业,都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来生产的;农场大小不重要,不管是1亩地还是1万亩地,最小生产单位都是家庭。只要不这么做,不管是大公司开设的大农场,还是国家开设的大农场,都是失败的——可能有一个例外,就是中国的各种农垦。 当然你知道,这其实是个军事化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违背经济规律而运行,不能作数的。咱们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就进行了反复的尝试突破,无论人民公社还是别的什么,都无一例外的惨败而归。即便现在的农垦,过的也并不舒服。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农业只能以家庭为最小生产单位呢?换言之,为什么家庭做农业,比公司做农业,投资回报率更高呢? 做企业做公司,甚至一切的实业和经济活动,它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将无形资产整合到有形资产中,使得有形资产增值。其中的物理学逻辑是这样的:宇宙中的物质有三种存在形态——质量、能量和信息。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对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而言,最底层的逻辑就是,将能量和信息注入质量,使得质量升值。比如说盖房子,就是把一堆散乱的物质——砖头,注入能量和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码放起来,从而实现了物质的升级——砖头变成了房子。大家可以去想其他的行业是不是如此,其实,概莫例外。农业也是一样。 什么方式能让能量和信息以更高的效率注入物质,什么方式就会取得商业上的胜利。 某些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就是让能量和信息以更高的效率注入物质的农业模式之一。这些公司给当地政府和农民宣讲的时候,总是说自己能给当地带来就业,能让农民挣更多的钱,能给农民提供小猪崽和养殖技术,反正就是我是活雷锋,一个农民和我签约,我帮你全家致富。其实这些都不是核心。 当公司与一个农民签约之后,给公司养猪的可不是这一个农民,而是农民的全家啊!新希望们真正的核心是,一个农民和我签约,全家帮我干活。新希望只需要付出大约一个农民劳动力的价格,就可以获得一个家庭——至少3个劳动力的无形资产,同时还不交保险和公积金。这样的商业模式当然是赚钱的。如果新希望、六和的企业和农民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签约,放心吧,公司一定会赔钱亏损的,更不可能做到中国农业一哥的位置。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业劳动力,是不计人力和精力成本的。你可曾听说哪个农民种着自己的地,除草除到第8个小时就下班回家明天接着来的案例?全都没有。这样的无形资产的转移效率,必然高过其他组织模式。 大农场采用公司化的运作,将农民招聘成自己的员工,就更不可行。农业必须以家庭为最小生产单位,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农业有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常态化的危机情况处理。 比如说,你是个东北农场老板,在上海出差。天气预报说,今天晚上可能会有冰雹。那你必须把农田里的防雹网赶快拉起来。这时候,找第三方公司是来不及的——所有人都在找他们。如果让员工去执行会产生什么情况呢? 英国施美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833820276 13455692127 李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