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定植关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643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5-6-25 16: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起垄定植,大有学问
以往种植秋茬黄瓜,菜农朋友们习惯畦栽,随着起垄定植的大力推广,不少菜农尝到了甜头,他们发现垄栽后黄瓜根系长得更好,苗子长势明显健壮。可是,也有的菜农不这么认为,说垄栽还不如畦栽,出现死苗。去年,阳谷县菜农刘师傅向山东省聊城福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农技员反映,秋茬黄瓜定植后出现萎蔫死苗,不知是何原因。农技员怀疑可能是沟栽或畦栽后浇水过大导致伤根,但刘师傅却告诉农技员,黄瓜苗是起垄定植,垄高近40厘米,宽50厘米,中间还没有小沟,浇水只能通过大沟。
“你这种起垄定植方法是错误的,垄面太高了!你看,这么高的垄,浇水小了根系吸收不到水分,大了又容易造成沤根,黄瓜苗子怎么可能长得好?”农技员告诉刘师傅,“通常秋茬蔬菜定植时起垄,垄高20-25厘米为宜,越冬茬蔬菜由于生长期多处于深冬季,可将垄起得稍高一些,25-30厘米,同时中间开小沟,便于浇水,这才是正确的起垄定植!”
说到起垄定植,阳谷县景阳冈附近的菜农王师傅拍手称好,但他的邻居李师傅却直摇头。说来也怪,同样都是起垄定植,王师傅的黄瓜却长得整齐划一,根深叶茂,李师傅的黄瓜却长得高低不齐,长势强弱不均,管理起来很费劲,产量低得多。农技员来帮忙找原因,发现王师傅是将黄瓜苗移栽到垄背上,而李师傅是将黄瓜苗移栽到垄面上。“问题就出在这!定植在垄面上,温度高肯定会影响根系生长,而且浇水不均,幼苗生长就会参差不齐。定植在垄背上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能够避免高温伤根。王师傅的做法就是正确的起垄定植,约在1/2垄高处,然后在这个水平线上定植黄瓜苗,使高度一致,就不会出现浇水不均的问题了。”
李师傅恍然大悟,“原来这起垄定植还大有学问呢,不是把苗子直接栽到垄上这么简单啊!”
二、晴天定植,利于缓苗
阴雨天气较多时,不利于黄瓜幼苗的定植缓苗。但在近几年农技员发现,许多菜农定植苗子时往往不管是否阴雨天,只要育苗场送来了苗子就照常定植,甚至还有的菜农认为,阴天定植更好,苗子不易发生萎蔫。
农技员认为这种做法非常不妥。我们将幼苗从穴盘移栽到大棚土壤里的目的是什么?促进扎根,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缓苗,这才是目的!阴天移栽,棚内光照强度较弱,光合作用弱,有机营养供应少,加上浇水后空气湿度较大,幼苗的蒸腾作用就弱,幼苗水分散失少,根系无需深扎去吸收水分,来保持幼苗体内的水分平衡,当然不会出现萎蔫,根系夜一直浮在地表。而且,定植时必然导致伤根较重,若营养缺乏,根系抗性弱,必然会会加重根部病害的发生。尤其是一旦天气转晴后,光照强度骤然增强,幼苗蒸腾作用加剧,幼苗体内水分短时间内散失,而根系未深扎,吸水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水分供应,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生理性失水,急剧萎蔫,甚至造成大量死苗。
农技员建议,黄瓜幼苗定植时要选在晴天,且要保证定植后2-3天也是晴好天气。晴天定植时,幼苗虽然易出现萎蔫,但这种萎蔫是正常的,是植株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不仅减少了水分散失,还促进了根系下扎,增强了幼苗的抗逆性,使幼苗能尽快适应新环境,促进缓苗。若育苗场送来幼苗时恰好遭遇阴雨天,则不建议定植,要集中管理,可适当喷施助壮素和全营养叶面肥,控制幼苗生长,补充营养,待晴天后再定植。
三、分级移栽,利于长势一致
菜农们都向农技员反映,育苗场送来的黄瓜苗子长势很不一致,高低不齐,质量很差,可是再退回去重新育苗就耽误茬口,无奈之下只好勉强收下了苗子。对此农技员建议分级移栽,通过管理,逐渐使幼苗长势一致。
定植前将幼苗按大、中、小分级,分别搬运到定植垄旁边,从整个棚室来看,大苗放到东西两头和前脸处,小苗宜放到棚室中间,从一行来看,大苗在前,小苗在后,一般苗居中,这样就有利于后期生长整齐一致。齐师傅告诉记者,这样的分级移栽后,基本可以同时蘸花、摘瓜,后期管理起来就方便多了。
四、巧施生物菌肥,防病壮苗
黄瓜幼苗定植后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腐皮镰孢根腐病与拟茎点霉根腐病,一旦发生,病菌易随水传播,导致大面积死苗。在预防苗期土传病害方面,农技员建议提前使用生物菌肥,以菌抑菌。黄瓜苗定植时,先浇水,找准垄背上的水平线,然后按株距开穴,穴内施入加加旺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再将幼苗移栽进去;或者直接在定植垄上开一道深沟,然后沟内撒施加加旺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再将苗子按规定的株距摆放到沟里。

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