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3632 | 回复数:0
水稻纹枯病的危害性和防治措施 水稻纹枯病又名“烂脚病”、“花秆瘟”。该病在水稻生产中普遍发生。从水稻的生育周期来看,除了在秧苗生长期未发病外,其他生长期均有发生。 一 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孕穗期至抽穗期是水稻纹枯病发病的高峰期,而乳熟期后病势开始下降。水稻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主要发病在分蘖后期到灌浆期,主要危害叶鞘,严重时整片叶全部死亡,发病时先在叶鞘近水面处发生,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有的呈椭园形,相互扩大汇合成不规则的云纹型,退绿后的病斑为黑褐色,严重时会使倒三叶完全死亡,影响水稻产量。 对纹枯病的防治一般有如下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如:蓝菱75%代森锰锌WDG、讯靓(90%多菌灵WDG)、戊净80(80%戊唑醇WDG) 2、在施肥管理方面,要重视使用农家肥,尽量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水稻的抗性。 3、在灌水管理方面,不要经常灌深水,分蘖期间浅水灌溉,孕穗期间浅水或间歇灌水,减少田间湿度,抑制病害发生。 4、化学防治:一般在分蘖末期施药,每亩用戊优:45%戊唑嘧菌酯30克 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严重时隔7—10天再喷一次,可与防治稻瘟的道好:75%三环唑WDG药剂同时使用。近年来药剂“戊优”是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比较理想的药剂,在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同时,对水稻增产也有明显的作用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