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3683 | 回复数:0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为害马铃薯块茎,最初在块茎表面产生浅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褐色近圆形至不定形大斑,以后病部细胞组织木栓化,使病部表皮粗糙,开裂后病斑边缘隆起,中央凹陷,呈疮痂状,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匍匐茎也可受害,多呈近圆形或圆形的病斑。 病原为疮痂链霉菌,属放线菌。菌体丝状,有分枝,极细,尖端常呈螺旋状,连续分割生成大量孢子。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病薯长出的植株极易发病,健薯播入带菌土壤中也能发病。适合该病发生的温度为25—30℃,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发病重,pH5.2以下很少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 病菌在病薯和土壤中越冬。病菌从薯块皮孔及伤口侵入,开始在薯块表面生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或合并成褐色病斑。病斑中央凹入,边缘凸起,表面显著粗糙.呈疮痂状。在中性或微碱性砂土中容易发病。一般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病较重。 防止方法: (1)选用无病种薯,一定不要从病区调种。播前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4分钟。 (2)实行轮作,在易感疮痂病的红甜菜叶、甜菜、萝卜、甘蓝、胡萝卜、欧洲萝卜等块根作物地块上不种植马铃薯。 (3)加强营养,科学施肥。 底肥增施菌肥、百绿丰精质有机肥,有效抑制病菌。追肥时每亩施用百绿丰高钾冲施肥20kg,增加植物营养,保证植物所需的全部营养;叶面喷施百绿丰液肥(苗期300-400倍液, 结果期200-300倍液),促进植株新陈代谢,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4)为防止种薯带菌,可在催芽前用0.2%甲醛溶液(40%甲醛50毫升兑水1000毫升)浸种10~15分钟,或用0.1%对苯酚溶液浸种15分钟。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