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的病原及防治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399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5-7-24 15: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瓜白粉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病害之一。由于近年来,白粉病产生一定抗药性,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一般年份减产在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在20%-40%左右。
黄瓜白粉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北方温室和大棚内最易发生此病,其次是春播露地黄瓜,而秋黄瓜发病较轻。因白粉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黄瓜生长后期造成很大的产量损失。
 植保农技 forum
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 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白粉病侵染叶柄和嫩茎后,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也少。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植保农技 forum
发病原因:
(1)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气候温暖、空气干燥、干旱与潮湿不断交替、光照不足易发病;连阴雨后长期干燥易发病。
防治方法:
(1)温室大棚消毒  温室大棚定植前10天左右,造墒后覆膜盖棚,密闭,使棚室温度尽可能升高至45°C以上进行消毒。温度越高、时间持续越长,效果越好。也可每亩温室大棚用23千克硫磺粉掺锯末56千克点燃熏蒸,还可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1千克熏蒸,熏蒸时,温室大棚需密闭。
(2)栽培防治  备耕时施足百绿丰精制有机肥,在黄瓜的生育期要多次追肥,向叶片喷施百绿丰液肥,加强叶片营养,防止早衰,增强抗病力。浇水时要避免大水漫灌,浇后及时中耕,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降低土壤及空气湿度。并及时通风降湿。发现病株时及时拔除。
(3)物理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56天喷1次,连喷34次,以在叶面形成保护膜,防止病原菌侵入。
(4)生物防治  白粉病发病初期,叶面喷施稀释300倍液的百绿丰苦参碱杀菌剂。严重时,稀释15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植保农技 forum

 植保农技 152356t0fq7p7oqcs3xq0e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