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施肥三大系统的特点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354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5-8-6 09: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其相应的施肥技术。目前,在全国应用的配方施肥方法很多,从基本原理方面可分为测土施肥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和农作物营养诊断法三大系统。

  测土施肥法是在化学测定土壤肥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对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判定土壤的不同养分丰缺程度,提出施肥建议。该方法的优点是简易、快速、价廉,可以年年进行,并可服务到每一地块,起到了配方施肥中的微观指导作用。但是测定方法不同,有效养分指标也不同。同时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种类间的肥力指标也无可比性,不具备宏观指导和调控功能。参数的校验和修正也需要不断地改进。现在应用较多的养分平衡法和土壤肥力指标法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肥料效应函数法是建立在肥料田间试验和生物统计基础上的方法。将农作物的产量视为肥料的生产函数,在有代表性的地块上设置肥料效应试验,获得与各施肥量(或组合)相应的农作物产量的效益函数。因此,该方法要想取得较为准确的结果,需要的周期较长、试验费用高。同时由于年份之间的气候差异,其重现性较差。现在主要用于宏观指导。
  农作物营养诊断法是建立在植物营养化学基础上的施肥技术。该方法的缺点是只能定性的反映出作物植株中养分含量的高低,而不能准确的判断出需要施用的肥料数量,因为有许多因素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测土配方施肥(养分平衡法)的基本公式
  养分平衡法是以实现作物与土壤之间养分供求平衡为目的,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之差,求得实现计划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养分平衡法的计算公式是:
  某种养分的施肥量=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公式中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作物的生物学产量×某养分在作物体内的平均含量;土壤供肥量由不施该养分时,作物吸收的养分量来推算;肥料利用率根据在该地块上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计算而得。  肥料论坛 forum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