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小知识:农作物施肥谨防七大误区!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571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5-8-7 16: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误区一:施肥时赿靠近植株茎部,肥料赿易被吸收。
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部位是在根毛区,植物茎及根(根毛区除外)吸收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时赿靠近茎部(幼苗期除外),肥料赿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过多,浓度过大,还容易出现“烧苗”现象。
误区二: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
肥料施入水田需要3-5天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旱地一般需要5-7天,因此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则会造成作物缺肥时间加长,造成减产。所以,施肥工作应根据农作物需肥特性进行。
误区三:只要农作物营养生长好,就能获得高产。
农作物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叶菜类、肉茎类作物除外),前期应以氮肥为主,促营养生长,中后期以氮、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生殖生长。 四川蓥峰生产的颗粒复合肥采用三层包膜、分级释放对作物高产能起到重要作用。
误区四:只要施入肥料,就会有肥效。
施肥的肥效与土壤特性、作物品种、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等诸多条件有关,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则极易造成养分流失、甚至缺肥的现象。沙质土肥效快,但流失也快,应采取少施、多次的原则;粘壤土肥效慢,应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钾肥易溶性好,但流失也快,有机肥、磷肥肥效慢,流失也少,应早施。
误区五:只注重施肥数量,不注重养分含量。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有效成分含量低甚至根本不含养分的复合肥,由于价格低廉,在农村很有市场。农民施用时延续高含量复合肥的施肥习惯,结果施入的氮、磷、钾不足,造成作物缺肥、缺素症的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
误区六:施肥赿多,效益赿高。
根据报酬递减原理,当施肥达到一定数量后,投入产出比下降,效益下降。如果施肥过多,则会造成减产。四川蓥峰生产的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料以科学施肥、因地制宜和对使用量的多少有恰到好处的研究,不浪费、更实在。
误区七:重视大量元素,忽视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本元素,但如果不增施微量元素,则会造成植株畸形、落花落果、产品产量及品质下降等。因此,在施足大量元素的同时,必须针对作物的需肥特性及土壤养分构成情况,配合施用铁、锰、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