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斑枯病又名芹菜晚疫病、叶枯病。是冬春保护地及采种芹菜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而又严重,对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此病在贮运期还能继续危害。 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和茎。一般老叶先发病,后向新叶发展。我国主要有大斑型和小斑型2种。大斑型初发病时,叶片产生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散,中央开始坏死,后期可扩展到3~10MM,多散生,边缘明显,外缘深褐色,中央褐色,散生黑色小斑点。小斑型,大小0.5~2MM,常多个病斑融合,边缘明显,中央呈黄白色或灰白色,边缘聚生许多黑色小粒点,病斑外常有一黄色晕圈。叶柄或茎受害时,产生油渍状长圆形暗褐色稍凹陷病斑,中央密生黑色小点。 芹菜最适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潜伏期5~10天。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芹菜叶枯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3~5月和秋冬季10~12月。年度间早春多雨、日夜温差大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高温干旱而夜间结露多、时间长的天气条件下发病重,田间管理粗放,缺肥、缺水和植株生长不良等情况下发病也重。 预防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或对带病种子进行消毒。从无病株上采种或采用存放2年了陈种,如采用新种要进行温汤浸种,即48~49℃温水浸30分钟,边浸边搅拌,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2)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追肥百绿丰液肥300-500倍液,7天左右喷施一次,增强植株抗病力。 (3)保护地栽培要注意降温排温,白天控温15~20℃,高于20℃要及时放风,夜间控制在10~15℃,缩小日夜温差,减少结露,切忌大小漫灌。 (4)保护地芹菜苗高3厘米后有可能发病时,施用45%百菌烟剂熏烟,用量:每亩次200~250克,或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露地可选喷75%百菌清湿性粉剂6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