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青枯病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冲积土田。应及时消毒和更换床土,并且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同时,采用嫁接栽培方式加以防范。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剔除并烧毁。 植株的细根首先褐变,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微有褐变,并从该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浊污汁。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 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翌年春越冬病菌借助雨水、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经过较长时间的潜伏和繁殖,至成株期遇高温高湿条件,向上扩展,在维管束的导管内繁殖,以致堵塞导管或细胞中毒,致使叶片萎蔫。病菌也可透过导管,进入邻近的薄壁细胞内,使茎上出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当土壤温度达到20℃时,出现发病中心,25℃时出现发病高峰。久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有计划地轮作,能有效降低土壤含菌量,减轻病害发生。 (2)改良土壤。青枯病病菌喜偏酸性土壤,使用百绿丰土壤调理剂,抑制病害,使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能有效抑制该病的发生。 (3)优化栽培方式。采用高垄或半高垄栽培方式,配套田间沟系,降低田间湿度,同时增施百绿丰液肥,促进作物生长健壮,抗病能力提高,能减轻青枯病发生。 (4)化学防治。《青枯立克》300倍液+《大蒜油》1000倍液对严重病株及病株周围2—3米内区域植株进行小区域灌根,连灌2次,两次间隔1天,根据病情第2次用药后间隔3—5天再巩固用药1次;其余可采用500倍液进行穴灌预防1-2次,间隔3-5天。1、灌药时,每株用水量以灌透为宜(苗期需100—200ml左右;花期、结果期需200—500ml,具体根据植株生长时期、土壤干湿度而定)。2、病情严重,植株长势弱时,可同时配施《海藻生根剂——根基宝》(禁止与叶片接触)300倍液,同时进行灌根,促进根系生长,强壮植株,提供抗病能力。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