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蔬菜生根、养根?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427 | 回复数:1

发表于: 2015-9-7 15: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栽植方法要合理
沟栽、畦栽与垄栽是菜农应用的主要栽植方式,但各有利弊,要将其运用巧妙,不仅要求因地制宜,而且需要根据作物和种植季节不同而定,其合理性非常重要,并不是像一些菜农的惯性操作一样简单。这里就以地下水位的高低分类,与大家简要谈谈蔬菜如何栽植促生根和养根。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最怕的就是沤根,因而只适合垄栽,且最好是高垄栽培。其具体操作:定植前起30-35厘米的高垄,将秧苗定植在垄顶,其目的是增加土壤耕作层的厚度,利于根系呼吸,减轻地下水位高的为害。若后期水位降下,对蔬菜生长不再构成为害时,为了便于浇水施肥,可通过划锄的方法填充垄沟,使垄高降低至20-25厘米。

对于地下水位低的地区,上述三种栽植方式都可使用,但越夏栽培最好选用平畦栽培,其原因:一是利于浇水,不会造成土壤干旱、根系缺水的状态;二是不会造成地温过高,影响根系生长。

其它时间栽植则更宜选择沟栽或垄栽,特别是一大茬种植。因平畦栽植地温提高慢,土壤透气性差,不利于生根,且利于土传病害的传播,并易造成病害交叉感染。

垄栽操作方法:定植前起20-25厘米高的垄,将作物栽植在垄侧半高处,也就是半高垄栽培方式。

沟栽操作方法:定植前平地挖沟,沟深30厘米左右,将作物栽植在沟两侧的斜坡,距离地面10-15厘米为宜,而不是种植在沟底(拱棚匍匐式爬蔓西瓜除外)。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同样不利于根系生长,那就是不少菜农在定植时往往是先干栽后浇水以求操作方便。但这样做的缺点是表层水肥充足,根系在浅表层横向发展,对将来根系的扩展起了局限作用;此外,还会因表层土肥效高容易产生过度繁茂现象。若定植前先浇透水或在定植穴中先浇底水,可诱导根系向纵深发展,深层土肥料较少,蔬菜在开花之前吸肥少反而使地上部不容易形成过于旺长的缺点。

二、缓苗后要控水划锄
根系具有向水性的习性,因而控水有利于促进根系深扎,形成强大的根群。同时,此期控水也是避免茎叶旺长、发生“头重脚轻”的重要措施。因此,缓苗水过后,管理上要采取控水。视土壤状况、植株长势及天气情况,控水时间约为15-20天即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缓苗水最好配以促根产品,如菜农之家联合社的果利多生根剂、EM菌液进行冲施。

而蔬菜又有“水布袋”之称,特别是在长身体的时候,控制浇水又怎么能确保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呢?划锄。将地表锄松划细,可起到保墒和促进生根等作用。

划锄,将土壤毛细管切断,减少蒸发,蓄水保湿,保证了地表下土壤的湿度。同时,划锄可打破地表板结层,从而起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的作用,进而利于根系的呼吸,有助于生根。因而,在蔬菜前期的管理上,应将划锄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来抓。一般来说,缓苗后到结果前,至少要划锄2次。如土壤粘重,划锄次数还要多。

目前,菜农多采用小苗定植,定植2-3天即可缓苗成活。浇过缓苗水后,地表起晾即开始划锄。这时因为幼苗较小,先用锄头或二齿钩浅划一遍,第二天再用锄将划出土块推细锄松。此次划锄要注意切勿将根部划动。

缓苗后10天左右,第二次划锄。这次划锄的要求是深。一般深度达5-6厘米为宜,其目的是保证地表5-6厘米下土壤的湿度,引根深扎。2-3天后再耥锄一遍,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系迅速生长。

三、地膜要适当晚盖
地膜覆盖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土壤温、湿度,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然而生产中,我发现有些菜农朋友对地膜覆盖的时间把握不好,有不少菜农在蔬菜定植后5-7天开始覆盖地膜,特别是在冬春低温季节,很多菜农更是在浇过定植水后就将地膜覆盖上了。这未免有点操之过急,为什么这样说呢。

地膜具保温、保湿的作用,但覆盖过早其作用发挥过早,反而不利于蔬菜生长。覆盖地膜过早的结果是:根系不再深扎而停留在近地面的土层当中,即容易造成地表毛细根聚集而下部根系少的根量不均衡状态,体现在蔬菜长势上就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当天气尚暖和时,可以在地膜下见到浮在地表白花花一层根,但在温度过低时,这层浮根连同近地表面的根系相继消失。同时,膜下及地表层的这些毛细根还非常容易水肥影响而受伤,一旦受伤就会出现表现为嫩叶变黄或出现水分、养分供应不足的情况影响植株及果实的正常发育。而晚盖地膜,可促使根系深扎,寒流到来时根系不会受多大影响,植株的抗寒抗冻能力强。

因为,过早覆盖地膜,地表层易形成温、湿度适宜根系生长的环境,所以不利于根系下扎,不利于培育壮棵。正确覆盖地膜的时机应为:在蔬菜定植缓苗后,及时划锄2-3次引根下扎后覆盖地膜为宜,也就是蔬菜定植后15天后覆盖地膜最为适宜。

冬春低温季节定植蔬菜时,为防气温和地温偏低而影响蔬菜的长势,可先设小拱棚保温,等15天左右后再覆盖地膜,切不可过早覆盖。
另外,还需要提醒大家一点,那就是覆盖地膜还可起到促进植株生长的功效,植株长势快了,需水量自然增加,若不及时供水则易出现萎蔫现象,特别是在连阴天后,这种状况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覆盖地膜后,势必要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而这恰又与“养根八要之二:缓苗后要控水划锄”的相关内容相矛盾。

综上所述,地膜适当晚盖才好。

四、地温要适宜
说到地温,首先要跟大家说明的是它不是地表的温度,而是地表5厘米以下土壤的温度,因而有些人以近地面或地表的温度来解释地温是不确切的,因为它与根系生长的温度还有一段差距。

地温不仅直接影响根系的发育,而且影响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等。因此,调节地温是棚室栽培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冬春低温季节的棚室蔬菜生产来说,地温更是直接影响着根系的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植株的长势和蔬菜的产量。

随着生产水平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已有很多菜农意识到地温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注重地温的调节,然而生产中,我了解到菜农对地温的调控还非常模糊,几乎没有几个菜农对此进行测量,也就无法清楚地温怎样才是适宜。

蔬菜对地温的要求比较严格,根系的适温范围较窄。一些蔬菜茎、叶可忍受8℃的低温,但根部则要求12℃以上的温度;茎、叶可忍受30℃以上的高温,但若地温达到28℃则根重下降。以黄瓜为例,地温降到12℃时,根系停止生长,地温降到8℃以下时,须根开始枯死,叶片变黄。但一些越冬菜类,地上部因低温冻死,但根部经越冬后,根系仍可正常生长。

对气温要求高的蔬菜,对地温要求也高。高气温时期,应适当降低地温;低气温阶段,应适当提高地温。

上述是蔬菜对地温和气温要求的差异。拿在棚室蔬菜生产来说,茄科蔬菜、瓜类蔬菜以及豆类蔬菜等作物根系生长发育适宜的地温为22-25℃。但据生产测定:白天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可比棚内气温低5-7℃,夜间土壤5厘米深处的地温要比气温高3-5℃。在冬季,特别是深冬季节,全天中地温达到该温度范围的时

间仅有6小时左右,而且这还是指在晴天的天气下,也就是说,一天之中有多半时间棚内地温低于22℃。试想,在如此温度状况下,根系又如何能发育健壮?蔬菜产量又怎样能获得提高呢?

因而,要培育发达的根系,就应先保证根系生长所需的温度。生产中,提高地温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1.提高棚内气温。棚温提高,可显著提高地温。在冬季,棚温应调控到适宜作物生长的上限再加2-3℃。提高棚温的措施如棚中棚、电暖风、热水袋等,在此不作详解。

2.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利用秸秆与微生物反应产生热量的原理,提高地温。定植前,可在种植行内挖沟,铺上秸秆,再撒上或喷上微生物菌剂,后覆土种植。据测定,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可提高地温3-5℃。

3.合理浇水施肥。在冬季,浇水施肥也是导致地温变化剧烈的重要原因,因而在冬季浇水施肥务必要合理。

五、浇水施肥要合理
浇水和施肥贯穿于蔬菜的整个生长期,同时也是造成根系发育不良或伤根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冬季,浇水施肥不当导致伤根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一方面,此时地温偏低,一次性浇水量过大容易造成地温大幅度下降,因地温低则造成根系生长不利发生伤根;同时,土壤水分过多,会降低土壤氧气含量,不利于根系正常呼吸而发生伤根。一次性施肥量过大造成土壤溶液盐离子浓度过大,易造成烧根。

另一方面,水分少,土粒对水分、养分吸附能力增加,这又阻碍了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久而久之,根系发育不良,植株早衰、蔬菜减产。
因此说,浇水施肥一定要合理,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蔬菜生长的需求,而且还是保护根系,养根促根的重要手段。
浇水要“四看”,即看天、看地、看秧、看地温。

“浇水四看”就是根据天气状况、土壤干湿状况、蔬菜生长情况以及地温的高低情况进行浇水,避免浇水不当或一次性浇水过大造成伤根。
施肥要“四注意”。即基肥、穴肥、冲肥和叶面肥。

一注意,定植前,深翻土壤,重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结合深翻土壤大量施入有机肥,不仅可以给蔬菜生长提供长效多元素的营养,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为蔬菜的生长提供具有良好通透条件和缓冲能力。但是,有机肥必须要充分腐熟,避免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土壤中分解产生热量和有机酸烧根的现象发生。腐熟可选用加加旺激抗菌968微生物发酵剂,效果非常好。

二注意,定植时,穴施生物菌肥或穴施药剂,护根促根。
利用生物菌肥以菌抑菌、刺激生根的作用,可在蔬菜定植时穴施生物菌剂促根。生物菌剂可用加加旺激抗菌968微生物菌剂等,亩用80-120公斤即可。

三注意,冲肥合理。

四注意,在温度偏低时,应减少化肥的用量,增施生物肥或腐植酸肥,以保证根系正常生长发育。为满足蔬菜对矿物质营养的大量需求,可由叶面进行补充。可叶面喷施喜冲冲(19-19-19),补充叶片生长所需的营养,延缓叶片衰老。

六、叶片养护要贯彻始终
叶片是一个“绿色工厂”,蔬菜产量干物质的90%以上来自于叶片。若叶片制造的营养过少,不仅茎秆和果实发育迟缓,根系也会老化,吸收水肥、合成内源激素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因而,要想养根就必须要保护叶片,而且要贯彻于蔬菜的整个生育期。

那么,如何养护叶片呢?有些人认为养护叶片非常简单,就是多喷点叶面肥就行;也有些人认为别让叶片生病就是养护叶片。的确,这些都是养护叶片的内容,但不全面。我认为,养护叶片要一分为二地看:一是养,二是护。

1.养,主要是针对生长中后期或者长势非常弱的植株而采取的方法。生产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喷施叶面肥,一般情况下,可叶面喷用氨基酸叶肥加氮磷钾型叶肥;若黄化、僵化严重,还应配合甲壳素和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叶片恢复正常。

2.护,即保护叶功能,保证叶面积。体现在生产中,主要包括整枝摘叶和防病治虫。关于整枝摘叶,我们强调分次进行、强调不能一次性摘叶过狠、强调只摘老化叶、黄叶、病虫叶等。在此,我还想提醒大家,对于下部老叶也不宜贸然摘除,因为根系生长所需的养分多是由中下部叶片供给的,这也是我们强调在最下面的果实下保留一些叶片的原因所在。

比如番茄,番茄定植后,当植株长至40厘米左右、植株有倒伏现象时开始吊蔓,结合吊蔓进行第一次抹杈,该次抹杈以先抹除第一花穗下的第一侧枝(也就是距离第一花穗最近的下面的那条侧枝)为主,因为该杈生长速度快,若不及时抹除会影响主干和果实的生长发育。一般当该侧枝长到10厘米左右、达二叶一心,对周围叶片和花果产生障碍时抹除最为适宜。以后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要不断地进行抹杈处理,以减少营养的争夺,集中营养供应。可当侧枝长至3-5厘米时抹除即可。

摘叶的原则是摘黄不摘绿,摘下不摘上,摘内不摘外,分次摘除病残黄叶、老叶、稠密叶。摘叶的目的在于既能保证果实生长所需的干物质,又不会造成田间郁蔽的环境就是度。体现在生产中,摘叶的程度最多摘掉全株1/3的叶片,即保留10-12片功能叶为宜。也就是说,正处于膨果期的番茄下面至少要保留2片叶。

关于防病治虫,我们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不要等到病虫害发生后,单通过连续用药、大量用药进行控制。

七、灌根要目的明确
在蔬菜生产中,灌根的目的有四:一防病、二促根、三补水、四补肥,尤以防病和促根更为菜农重视。

例如,为防甜椒死棵,很多菜农从甜椒定植后到果实坐住多进行3-4次灌根,并且每次都配加生根剂。灌药是在甜椒定植2-3天后开始进行的,7天一次,直到
甜椒坐住如茶碗大小时结束。其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次:定植后3-4天,甜椒缓苗时,常因疫霉根腐病或细菌性软腐病等病害侵染甜椒根茎部而发生死棵,用普力克混加DT和生根剂进行灌根。

第二次:定植后10-15天,常因茎基腐病或菌核病侵染而发生死棵,用甲基立枯磷混加扑海因和生根剂进行灌根进行喷淋灌根。

第三次:甜椒果实坐住后,常因枯萎病侵染根系,进而根茎部木质部变色腐烂而死棵,用倍生或氯溴异氰尿酸钠和生根剂进行灌根。
有的菜农,为巩固防效,期间还要灌一次。

可是,在连续灌根后,常发现如下问题:一是死棵仍旧;二是地上部生长异常,拔节短、叶片黑且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认为,关键在于灌根的目的不明确。

其一,甜椒怕涝,因而菜农在浇水时多不敢大水漫灌,于是一般就采用小水勤浇的方式。而灌根本身就是一个浇水的方式,而在灌根前后菜农仍然按照小水勤浇的方法浇水,结果导致药液浓度降低,达不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特别是在土壤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进行灌根,更易造成沤根,反而加重了伤根或根系染病的几率,所以死棵仍旧。对此,我建议,灌根前后3-4天要避免浇水。

其二,防病加促根混在一起本无可厚非,但连续使用生根剂,使得根际周围生根剂浓度过大,抑制了根系内源生长素的合成,结果地上部生长异常也就不难理解了。对此,我建议减少生根剂的使用次数,可改3-4次为2次,第一次在定植缓苗后,第二次在果实坐住后即可。同时,也可用海藻精(如芳润根佳)代替生根剂,避免生根剂过量的“后遗症”发生,同时,根佳兼有防病的功效,事半功倍,更利促根和防病。

另外,补水、补肥同样是灌根的重要目的,提醒菜农朋友不要忽视。特别是在深冬低温季节,这更是养根护根的重要措施。如何解决蔬菜需水需肥状况与菜农担心沤根死棵的矛盾呢?我认为,灌施肥料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可用芳润、乐吧、冠诺等全水溶性速效肥按500倍液的浓度灌根,特别是遇连阴天,且蔬菜又需水需肥时。

八、养根更要护根
养根八要前七要,重点强调了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和促进生根的措施,也附带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预防根部病害的措施。第八要,着重跟大家谈谈如何护根这个话题,也就是如何保护根系,减小和减少土壤环境对其造成的损伤或病害。

根生长于土壤之中,易受土壤条件的制约而表现出根系发育不良、伤根、根部病害等情况,特别是老棚。因而,护根应先从改善土壤条件做起。

1.土壤消毒,减少或消灭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配合定植时穴施药剂保护根系,减少病菌侵染根系的几率。
土壤消毒最常用的措施是:高温闷棚,或者高温闷棚与溴甲烷、石灰氮熏蒸结合。充分利用高温杀菌和溴甲烷、氰胺杀菌杀虫的特点来净化土壤环境的。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采用上述措施处理土壤后,要在土壤中增施生物菌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以便有效地抵御病菌的侵袭。种植1-3年的棚,可单纯采用高温闷棚的方法进行土壤消毒;种植3年以上的棚室,可高温闷棚与溴甲烷熏蒸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土壤。

2.深翻土壤,打破犁底层,避免土壤积水积肥而发生沤根、烧根等伤根的问题。
生产中,现在的菜农越来越依赖于机械,翻地就用旋耕机。旋耕机翻地仅13-15厘米深,翻地后基肥多集中于该土层,易造成苗子烧根。并且更为严重的是,连年使用旋耕机,13-15厘米下易形成犁底层,不仅不利于根系的深扎,易造成蔬菜早衰,而且还容易积水积肥而发生伤根的问题。近年来,蔬菜生长中期黄叶频频发生多是因此而造成的,特别是冬春低温季节尤其显著。因而,我认为在使用旋耕机将基肥打碎,使其均匀混入土壤浅层耕作层后,还要再用锨人工深翻一次为好,打破犁底层,其深度25-30厘米即可。

3.缓解盐害,解决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造成根量少、生根差的问题。
盐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解决盐害也不能一蹴而就。对于土壤表面已明显表现“青苔、红霜、白霜”现象的棚室,建议菜农树立长期备战的打算,从一点一滴做起,合理施肥。基肥,增施秸秆肥和生物菌肥;追肥,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可用全水溶性速效肥(如喜冲冲等)代替普通复合肥,增施微生物菌肥(如加加旺激抗菌968产品等)。

4.科学使用肥水,严禁一次性肥水过大造成伤根。
当然,护根也要从根系本身抓起,特别是定植前,为避免根带病入土定植,应在定植前进行蘸根护根,可用加加旺激抗菌968菌剂进行蘸根,可防治根部病害,及土传病害等。
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5-9-7 15: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 收藏了看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