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在我国黄淮海及长江流域有大面积的栽培,主要以冬小麦为主,进入10月下旬已开始了大面积的小麦种植。我们都知道杂草是制约小麦增产增收的重要因素,现在危害面积已占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损失产量占总产量的20%,甚至更多。除草剂省工省时省力,比传统的人工除草方便还经济实惠,特别是随着承包大户的出现,人工除草成本过高,打药最经济实惠,加上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劳动力有限,因此除草剂使用越来越普遍,近年来,麦田除草剂品种迅速增多,相关的化合物类型增加,麦田草情草相不断变化,加上冬季温度不稳定,在应用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药害、除草效果不好等问题。选择一个好的产品很重要,掌握使用技术更重要,下面小编就带大家全面了解下麦田除草剂的使用技术。 (一)除草时间很重要,选对时间施好药 我们都知道麦田杂草有两个出草高峰期:①是小麦种后25-30天,约11月中下旬;②是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约翌年3月份。多数人倡导年前除草效果最好,因为年前杂草出得齐温度高,但这也只是个参数,到底年前除草好,还是年后除草好?关键还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麦种前雨水量丰富,则意味着年前的墒情好,杂草生长迅速,通常麦种后一个月杂草就能出土85%以上,此时若温度适宜,固然是年前施药效果好,要不等到年后杂草“成精”可就麻烦了;但如果年前比较干旱,杂草大部分不会出土,或是天气寒冷,无法施药,则年后就成了施药的关键时期,比如2013年大部分地区都是年后用的药,据笔者了解去年部分经销商看到这样的天气情况年后才备货。所以年前用药还是年后用药得根据天气状况及地里杂草发生情况做判断,不可盲目。拔节后一般不推荐用药,特别是一些激素类除草剂(2甲4氯钠;2,4-D丁酯)容易发生药害,另外就是残留期长,影响后茬作物生长。 (二)除草时期看温度,太低不易施农药 除草的最佳温度是日平均气温在8-10度以上,除了个别品种一般除草剂低于5度不适宜用,因为温度过低杂草停止生长关闭气孔进入自我防护状态,很难吸收药剂,影响除草效果,有的小麦还易产生药害。一般类除草剂未来2-3天内有寒流不用药,2甲4氯钠和2,4-D丁酯类除草剂未来5-7内有寒流不用药,以免发生药害,这就需要大家多多关注天气预报。对于温度的掌握,相信经销商朋友们多年经验已可判断,小编就不多说了! (三)掌握用药量和用水量,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少 除草剂的亩用药量各厂家的包装袋上都会有说明,但很多经销商不按此药量推荐,农民也不会严格按照经销商说的量用,为了保证药效一般都会加大用量,这很正常,其实厂家给出的数据只是个参照,小编个人也不建议严格按照上面的量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量或减量,如果地里杂草生长密集旺盛,应适当加大用量,当然用水量也要适当增加,一般增加20%的用药量是没问题的,不过这也得看除草剂的品种,我们通常用的苯磺隆、苄嘧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等加大50%的用药量在适宜温度下用,也不会产生药害,但乙羧氟草醚、唑草酮等除草速度较快类除草剂及2甲4氯钠、2,4-D丁酯类除草剂用药量过大小麦易产生药害。所以应根据地里杂草情况及除草剂的品种加减用量。用水量一亩地要求2桶水效果好,但据小编了解,实际上很多地区农民一亩地只用一桶水,大概是为了省事吧!但遇到地里杂草偏多或是年后(麦苗封垄;杂草较大)施药,一定要保证每亩至少2桶水,杂草才能喷匀,效果才能保证。 (四)除草剂配药有方法,配好药效会增倍 除草剂的配药方法要采用二次稀释法(先找一容器将药剂加少量水配成母液,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喷雾器内,再加入需加的水量,边加边搅拌至均匀),这样配出的药剂均匀易被杂草吸收,除草效果好,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剂混配,应分别稀释再混合搅匀。以前多数人喜欢直接把药剂到入喷雾器加水,这样药剂容易在喷雾器的吸水管处沉积,使先喷出的药液浓度高,容易产生药害,后喷出的药液浓度低,除草效果差。也不可将药剂一下倒入盛有大量水的喷雾器内,这样可湿性粉剂往往漂浮在水表或结成小块,不能保证效果且喷雾时易阻塞喷孔。在此提醒大家:不要小看这简单的二次稀释法,对除草效果的影响可是很大的。 (五)除草剂残留应注意,后茬作物须当心 由于麦田除草剂的残留毒害而造成后茬敏感作物受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它涉及到玉米、花生、辣椒等多种作物。目前麦田使用的长残留除草剂主要有甲磺隆、绿磺隆、苯磺隆、苄嘧磺隆等,一般后茬种植玉米的影响不大,但如果种植花生辣椒等作物影响较大,不推荐使用,但可以使用2甲4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双氟磺草胺等一类除草剂,所以除草剂的选择要考虑后茬作物的种植。 (六)根据苗情判断用药,结合墒情选择用药 不是所有的麦田都适合用除草剂,毕竟作物和杂草有相似之处,多少都会受到除草剂的侵害,小麦长势健壮可以抵御除草剂药害,太瘦弱就不适宜用药,当然除了特殊年份大部分小麦长势还是比较好的。另外注意麦田环境,湿度稍大时好,除草剂能被杂草迅速吸收,若太干需加大用药量,建议结合冬灌,保证田间湿度,可达到理想除草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干旱年份除草剂效果表现差的原因。 (七)根据杂草种类选择合适除草剂,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每一个品种的除草剂都一定的除草谱,特别是对于小麦田来说尤为明显,所以麦田除草剂的品种明显多于其它作物,因为杂草种类繁多,各地草情变化较快,加上很多杂草对一些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所以药剂的选择和更换很重要,就像2012年年末接到洛阳孟津县一名乡镇经销商打来电话说:“经常用的除草剂今年加大量也不管用了,草不死很多农户都找上门来,最好打的播娘蒿和荠菜都没死还长得很好”,我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播娘蒿和荠菜产生抗性了呗,这在很多地发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这个区域是首次大面积出现,所以经销商以为产品做假了!有些杂草抗性的发生是始料不及的,但如果自己要早知道其他地方有这种现象,早些观察还是会发现端倪的,有些时候个别地里的杂草抗性我们会不以为然,其实是在向我们发出信号,应及时更换除草剂,加上草相的复杂化,单一除草剂品种已很难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产品组合,哪种除草剂也不敢保证什么草都治,没有万能的除草剂。有时候不是农药假了也不是量用少了,而是药剂不对症了,所以打药前必须先了解地里杂草情况,再选择合适药剂。具体什么药剂针对什么杂草效果好,以及各药剂如何搭配使用,下期杂志为大家继续分解,敬请期待。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