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11376 | 回复数:1
(一)富田林市农业公园:注重细节,将生产与观光有效结合 7月28日上午,我们参访团一行参观大阪富田林市农业公园。 这是个观光休闲农业公园,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水果,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开的花。我们这次重点看的葡萄园。 这是一家日本普通的葡萄种植观光园,种植是特别栽培(也就是中国的绿色农业),虽然是观光公园但十分接近日本小农业的生产现状。 在用肥上,一年施两次肥。1月份施底肥,底肥全部是日本资产的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原料主要是由天然有机物构成,如骨粉和鱼粉。另外一次施肥是在9月份收获之后的追肥,追肥以化肥为主。因为日本对产量的要求并不高,追求品质,所以在葡萄生长过程中不喷施叶面肥。这里一大亩(1000平方米)产量大约为4000斤。 追肥时,氮磷钾用肥的配比为8-6-13,钾肥相对多一点,可以提高葡萄的糖度,增加口感。 至于病害的防治,一般叶子白粉病会多一点,会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告知用什么药。整个葡萄生长期,农药施用5遍,缓释型为主,后期不用药,全部是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在葡萄开花期,包括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赤霉素之类的),葡萄就不会长籽了。真正实现完全的有机是不太可能的。农资减量和农产品安全高品质的重点是预防与科学施药,而不是禁止化学农药。 另外,在参观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很多详细的日程管理和阶段管理以及精细化的包装,小型机械化的操作。虽然是观光农业,但与国内观光农业有本质区别,是在不影响种植的情况下的观光,将生产与观光有效结合。 1.葡萄要一串一串的摘,吃完一串再摘下一串。 2.没有吃完的葡萄不能带走(剩下的可以买回去)。 3.在葡萄园不能吃其他食品(残留食品可能会污染土壤)。 4.摘葡萄过程中不能随便出入,如需上厕所请咨询管理人员。 5.如带有大型行李箱进入的话出门需要进行检查。 6.如若看到违规带葡萄出门的请及时告知工作人员。 (二) 温室草莓葡萄园:立体构架,年销售500万 7月29日下午,参访团一行参观爱知县蒲郡市的一个温室草莓葡萄园。 这个温室葡萄草莓园的园主是一个78岁的老人(日本种植老龄化也十分严重,平均中低年龄为68岁,日本也在鼓励企业和年轻人种地,土地私有化允许买卖,但是耕地的用途不的发生改变)。园主介绍,他和爱人两人经营十五亩土地(3亩是自己的,其他是长期租用的),四月份摘草莓,然后是甜瓜,接着是葡萄,一年四季不闲着,年收入可达五百万元人民币。 我们所参观的温室葡萄园,面积1000平方米,里面中有三棵葡萄树,枝蔓延整个葡萄园,下面立体种植草莓,无土栽培。草莓架子分上下两层(为节约空间),中间有一个旋转轴,可以将上下两层变成平放的一层,这样便可以更好地接受光照。草莓施肥浇水是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将肥料直接溶于水,通过输送管直接灌溉。地上铺有塑料膜,防止杂草,便于观光。每个架子上都有管理表格,便于记录观察和植保。这一大亩草莓,能产14000斤草莓。 这个技术,园主已经在日本申请了专利,也不打算传到中国,核心的技术和方法,园主表示不能透露。 园主介绍,他花了几年的时间,投入这个架子和园子,成本很高,在中国很多种植者是不舍得投入的。但是这个设备他用了20多年,非常值得。说真的,农业赚钱确实难,但是只要脑子好使,多动动脑子,还是可以的。 同 样拥有这样的设备,但是没有核心技术的话,别人也生产不出这么好的东西。园主希望发展观光农业,因为包装很麻烦了,直接采摘就好,门口有纸盒箱,自己采摘,自己装箱,然后就把钱给赚了,农业只要方法对头,赚钱还是有很多门道的,不难。 那么,为什么他能收入五百万呢?园主说靠果园旁边饭店和超市的利润超过一半。但是是因为果园这个基础,才吸引了人流过来。 (三)永田荣一:苹果的剪枝管理与销售 永田荣一先生是日本著名果树专家,多次受邀到中国进行愿意技术培训工作,曾参与编写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果树栽培新技术》,现今他有自己的果园,并进行公司化的运营。在由杂志社举办的2015中日现代农业高峰论坛上,他分享了他的果园剪枝管理和渠道销售。 苹果树的剪枝管理 把两个枝先剪掉,逼着其他地方发新枝,这样便可以生出好多枝来。而永田荣一先生曾见过中国山东和沈阳那里的苹果树,下面的枝长长地下垂。他认为多个分叉的修剪方法可能更为合理。永田荣一说他们组织了一个由果农组成的永田会,过一段时间就会相互交流苹果的剪枝和栽培管理技术。他还表示在修剪工具上,为农民选一把好锯,好的剪枝工具,这样提高的失效率,他的理念是该用的就别省,好的东西认真使用才能做出好的工作。 苹果的渠道销售 首先在苹果的销售用途上,永田荣一做出了一个统计,30%多用于,过节送礼,约50%用于家庭自己吃用,还有大约20%,卖相不好的苹果,直接自己加工做成果汁卖。 如果这些卖相不好的苹果,卖给加工果汁的工厂,那太可惜了,所以永田荣一就自己买设备加工,榨成汁,加点碳酸。他认为为了能卖的更好就需要投资和设备,而在中国,果农和企业可以共同来出资建厂,进行产业化经营。 现在苹果也通过网站来销售,每年网上订货大概四千箱左右,已经销售到中国香港等地区,当然,大部分订货还是在线下,回头客很多,比如有寺庙每年都订100箱的苹果。 那么如何实现成本的最低化?这方面不在种植上节约,通过降低贷款的利息成本,降低快递的物流成本和降低包装的成本,来实现成本的降低。 启示: 日本的果园种植,我们可以学习什么?给我们一行做翻译的纪忠东老师这样说,中国缺的不是哪一种农药,哪一种化肥,缺的是一个技术体系,一个思想构建。纪老师拿出了苹果农业协作组织的苹果栽培管理记录薄。 在最上面的设置是园地,包括面积、品种构成、防治方法(个人防治,委托企业或机构防治,企业与个人共同防治)等内容。 在作业行程一栏,设置分类包括剪枝、施肥,授粉,摘花,摘果,套袋,除袋,除草,施药等等,从1月份到12月份,每个月该做什么都写得很清楚。 在施肥一栏,设置分类施肥月份、施肥总量、施肥的主要成分规格、施肥参考等等 在防除作业一栏,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什么时候使用,稀释的倍数是多少,一年施用几回,每回都什么时间使用,都详细的列出来了。 日本在农业生产上,对细节的把握,整个管理体系的晚上,是非常值得我们国内学习的。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