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5-10-3 10: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资销售工作,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农资零售店了,作为直接面对用户的农资销售商,他们还是农业技术员和农民的资深农业咨询员,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前些时间大家还人心惶惶地喊狼来了,零售店要消失了,一时间硝烟四起,人心惶惶,大伙儿乱成一片。

之所以惊慌,是因为经营了半辈子的农资店是心血更是一家收入的来源,一心扑在农业服务之上的零售店,除了卖农资,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如今,零售店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成了各个实体厂家和“电商”厂家争取的对象,一时间许多人受宠若惊,纷纷庆幸榜上了大款。这难道就是心理学中的“恐吓理论”?就是事前先吓唬你一番,让你顿时就迷失了活下去的方向,像深海中漂泊的孤舟,这个时候有人适时出现你的身边,高声喊道,我就是你的救世主,你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紧紧地抓住,打死也不会松开。

恐惧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迷茫,恐惧打击的是人的心理,迷茫折磨的是人的灵魂,一个找不到方向的灵魂,就成了行尸走肉的人。

事实上,这只是一部分人,很多人还是拨开云雾见到了日月,很快又回到各自的特色经营上来,“狼来了”带来的冲击使他们清醒,给他们启迪,慌乱过后,他们是这样做的。

一、将技术发挥到炉火纯青,让农户离不开你
不可否认的是,农户已经离不开农业技术了,以前我写过很多关于我们当地技术达人高老师的故事,前几天又在这里碰到几个其它乡镇来的农户,问他们为什么跑那么远来这里买农资。

他们讲:“眼镜”(高老师戴副眼镜,当地人都喊他眼镜,时间久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真实名字)会配药,你不得不佩服,人家配出来的东西就是好,前段时间我在这里买的药材除草剂,拿着让我们那里卖农药哩给我按这方子再配一桶水的,那人手摆的像风扇似的,说这药怎么能用到药材上,不怕把药材都打死了吗,他不敢配,我说这是从眼镜那里买的,他才给我配,还特别交待我说打死了我不负责啊。

结果我用了,药材一点事儿都没有,草死的还好,你说人家厉害不厉害,我是服了,这不,俺村里一下来了十多个人,都是听了我的宣传来买药的,好就是好,不佩服就是不行。”

按高老师的话说,别人不敢用的药,我敢用;别人不敢配的方子,我敢配;同样,我敢配的方子其他人不敢配,我敢用的药其他人不敢用。

究其原因,这就是种深入到骨子里的自信,自信从哪里来?自然对这些要做到心里有底你才有自信的资本。

高老师爱学习是人人尽知的,当地农资界人送绰号“高百度”,意思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他,回答的好到让你满意,百度搜的不光是农资知识,天文地理五花八门,人家大都能为你解答一番。

这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这是学习的结果。他说,要想做到走在别人的前面,你就要敢为人先。作为一个经销农资的,首先就要对你经营的产品研究透,不但要掌握他们的性能,还要有开发产品潜在功能的能力,因为很多农药产品的“潜在值”很广,大家大多还都没发现,如哒螨灵是个防治红蜘蛛的产品,居然对跳甲效果也好,阿维菌素是个很好的杀虫杀螨剂,防治线虫效果也不错,苯甲丙环昨对某些蔬菜控旺效果不错等等。所以,这就需要咱们农资人不怕辛苦,多做药效试验,为什么那么多敏感的除草剂我敢在药材上用,就是因为我做过大量的实验,什么?怕同行学会了竞争?他们学不会的,因为这些配方他们在时机上、方法上、浓度配比上是掌握不透的,这些敏感的东西他们不会也不敢尝试。

是啊,同行给他竞争什么呀,诺大一个镇子就剩三家卖农资的,另外那两家也是纯陪太子读书的。

二、将差异化玩到极致,让农户离不开你
当地还有一个著名的“眼镜”,这个“眼镜”在城东,几千亩的桃树和几千亩的蔬菜,给当地农资市场提供了极大的商机。东“眼镜”在当地农户心目当中的地位并不亚于西“眼镜”,技术好那是基础,如何在同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还要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这就是他的独到之处。

1、和用药大户处好关系。
农资人要和用户处好关系,但又不能过于亲热,过分热情会失去农户心中的神秘感,那样你就不值钱了,一旦没了神秘感,你的一切都是透明的了,用户就会对你失去新鲜感,这个时候再看到你的过分热情,剩下的只会是反感。

在保持神秘感的前提下和部分有影响力的大户做朋友,在受宠若惊的基础上还能给你提供强大的宣传力,毕竟你是当地的“名人”,你的身份就摆在那里,他们以和你为友为荣,这就是你的地位。

2、面对失误,负责到底。
俗话说,“人有失手马有乱蹄”,“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技术再好就怕人吵”,每天面对熙熙攘攘的顾客,失误也在所难免。

这不,今年一个疏忽导致了上百亩的药害,一时间传言四起,说眼镜这生意好不了哪里去了,这下够他喝一壶的了,以后农户谁还敢到他那里买东西呀。

面对同行的冷嘲热讽和用户找上门的压力,他及时拿出了解决方案,最好的解药免费送上,眼镜没有回避问题,说是我的责任就是我的责任,我负责给你解决好,解决不好你再来找我。

这种态度是农户需要的,农户见惯了扯皮推诿,碰到眼镜这样的态度他们反而有些感动,啥也不说了,拿着解药回家自个儿喷去了,有的农户来找眼镜投诉问题都是拉着他在他耳边悄悄地说,生怕影响了他的生意。

3、选对产品,将优惠进行到底。
大家都说眼镜配的药便宜,杀菌剂人家最低都八块钱一桶水了,他还卖五块钱一桶水呢,不该配的产品他一概不配,按他的话说,“我不能让老农民多花一分冤枉钱”。你想农户听了会有什么感觉?当然,他也是看病说话,病情重的他也有丰富的高端产品应付。

有人说,眼镜这样玩儿能赚钱吗,但是,你看他经销的种子你就明白了,这么说吧,他卖的蔬菜种子在当地可以超过种子批发商的量,而且还是国内名牌厂家直供,影响力也是扩及数个乡镇,有市场保护的蔬菜种子,那利润,你明白的。

三、不走寻常路,让农户离不开你
笔者在厂家做业务时,有个兄弟厂家的同行,官拜销售总监之职,年富力强仕途正旺,他却辞职了,原因是他家在某乡镇开了家农资店,通过努力操作,第一年就赚了十多万,这促使他坚定了辞职的决心,他给老板说,“农村市场一片大好,我想去看看。”

他所在的这个乡镇居然有二十余家农资店,竞争也到了拼刺刀的阶段,一瓶敌敌畏你卖八块,我卖七块五,你卖七块五,我卖七块,为了价格问题,有同行都打起来了,而且这镇上主要还都是大田作物,一年就那么几个月的销售旺季,谁都不愿意失去机会,竞争,在所难免。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来到这个镇上,他并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走高端路线,这个选择,造就了当地一颗农资新星的迅速崛起。

用最短的时间创造最无限的价值,是他创业时的信念。从厂家销售总监的位置上下来的零售店老板,眼界自然和其他同行与众不同,见多识广的他首先就将当地批发商的高端产品揽到手中,包括国外公司的主打产品,这些产品是本地同行打死也不能接受的,按他们的话说,就是按进价卖老百姓都接受不了,还赚钱呢。

这样的市场有人能主动接受这些高端产品,是批发商们意想不到的,门店装修,产品摆放,广告宣传等,瞬间他的名字就在当地传开了,技术他自然也是懂的,农民到他家来看新鲜,一股不一样的气息迎面扑来,价格自然是高的,开始时有农户遇到疑难杂症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找他,没想到解决了,逐渐的,很多人都接受了他的高价格,在农户眼里,用惯了低端产品,和高端产品以对比,那效果明显的天地之别,价格虽然贵了许多,但也感觉值了,又逐渐的,周边的种植大户找上了他,经济作物种植户也找上了他,听他说如今他的生意居然能辐射到几十公里之外的邻省。等其他同行醒悟过来,已经晚了,人家的产品资源、客户资源和品牌资源已经成熟,从此,跟着走就成了模仿。

有人说,这个时代,谁离农民最近,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不管是电商还是传统的销售模式,最终都要流向农民,所以说,只要农民离不开你,你的生意永远都不用担心!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