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化肥的影响 化肥增值税开征了,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国内的各大肥料,除却有机肥料依旧被“赦免”之外,三大主题肥料,氮、磷、钾、复合肥都有着怎样的波动起伏呢?首先从当前行业利润不变的前提出发,简单分析一下此项政策对于化肥市场的影响。 尿素、磷酸铵:影响不大 以山东及其周边地区为例,传统无烟煤工艺的尿素的完全成本在1600元(吨价,下同)左右,而当前实际出厂价低端已在1550元左右,低于一般成本线,所以这里不存在“增值”的问题。但是航天炉粉煤气化工艺尿素的完全成本在1400元以内,按照上面的假设计算,最低的增值税约为19元,往下游转嫁的话,价格涨幅只有百分之一点多。据了解,尿素厂家可抵的增值税较多,所以即使实际税额会大一些,但肯定有限。所以增值税的恢复征收与否对于目前尿素市场来说,影响应不大。 以湖北地区为例,55%粉状一铵一般出厂价为2100元,完全成本在1950元左右,最少需要交纳增值税约20元;64%二铵主流出厂价2700元左右,完全成本约2500元,至少应收增值税约26元。据部分二铵厂家表示,若保持利润不变,预计磷铵价格应会涨50-100元,这样的比例,涨幅也不过百分之三点左右。所以磷铵受到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钾肥:影响最大 涨价一触即发 增值税恢复征收后,如果化肥价格不变,氮肥、外购磷矿的磷肥以及复合肥公司有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其毛利仅缩水20~70 元/吨,受到负面影响并不大;磷矿一体化公司的毛利可能下降150 元/吨。 而钾肥受到的影响较大,钾肥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取消后,毛利可能受损200 元人民币/吨。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钾肥行业对进口的依赖较大,而按照政策规定进口无大的抵扣项,如果315美元的合同价,需缴纳40.95美元的增值税。如政府方面无相应的优惠措施,那么贸易商若想维持当前的利润,9月1日后价格就需要上调约250元。不过,钾肥垄断性较强,进口价格偏高,征收增值税可能引起价格小幅反弹,而氮肥、磷肥行业整体供需过剩,价格上涨动力并不足。 利好 化肥增值税来了,利好还是利空,都暂且以分析为主,政策具体细则没出来之前,都先从实际出发,止于格局。 为化肥优惠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有利契机 自1994年以来,国家对国内生产流通和进口的部分化肥品种一直实行免征或者先征后返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在保障化肥供应、稳定农资价格、支持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化肥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市场供应充足、竞争充分,为化肥增值税优惠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有利契机。同时,国家对有机肥仍然在生产流通全环节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利于鼓励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优化用肥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国家设有农资综合补贴并动态调整等制度安排,即使化肥价格出现一些波动,调整化肥增值税优惠政策对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优化行业竞争格局 提升行业规范度 恢复增值税对于行业各环节的实际影响需要从动态的角度考虑。化肥企业成本上升,短期可望推动化肥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向下传导,推动包括终端消费在内的化肥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再分配。而中长期看,企业盈利仍主要取决于行业供需结构,竞争优势突出的化肥龙头企业可望在行业格局不断优化的进程中,引领行业消化征收增值税带来的成本利润影响。 恢复增值税中长期有利于化肥行业竞争格局优化。目前我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除钾肥)局面仍较为明显。增值税的征收将通过适度提高化肥企业成本,加速淘汰规模小、设备落后、盈利能力差的中小化肥生产企业,同时对行业内部分企业利用原有增值税优惠政策,在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过程中实施不规范操作起到更强的约束监管,总体有利于提升化肥行业运行的规范度,进一步优化行业竞争格局。 助力化肥行业进一步迈向市场化 我国化肥行业进一步迈向市场化,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更为突出。近年来,化肥企业的电价、运费优惠取消,化肥出口关税政策调整,均反映出国家政策推动化肥行业市场化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趋势。本次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是化肥行业迈向市场化竞争的又一关键步骤。中长期看,具备规模、技术、管理等综合优势的化肥龙头企业,有望在更具市场化的环境中,进一步强化其竞争优势,同时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 利空 其实,即使企业在采取合理避税措施的情况下,增值税的开征,短期之内也会对化肥市场构成重大利空。 从逻辑上分析,增值税开征之日起,进项税才能抵扣,也就是说化肥库存产品一旦留到增值税开征后销售,在没有进项税抵扣的情况下,将要缴纳高昂的增值税。以目前化肥售价1500元/吨、增值税税率13%计算,在没有进项抵扣的情况下,其纳税额为1500/(1+13%)╳13%=172.56元/吨。据此,我们来分析一下,化肥增值税开征前化肥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变化。 集港停滞 集港和出口是国内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但9月1日前集港的化肥是不可能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的。也就是说,港口的库存化肥和新集港的化肥必须在增值税开征前清理完毕,这无形中加剧了港口甩货的压力,加大了集港的风险,抑制了出口,增加了国内过剩的压力。 化肥生产企业将追求产品的零库存 在增值税开征前,尿素、磷肥等生产企业重点是降产成品库存,而复合肥生产企业不仅要努力降低产品库存,也要降低原料的库存,这势必减缓复合肥原料的采购进度,产品竞相甩卖。 流通环节大企业暂停进货 中国的化肥经营以小规模纳税人为主,不需要缴纳13%的增值税,增值税的开征影响不大。但对财务很健全的大型流通公司来说,当务之急是停止拿货,全力清理库存。化肥品种中,尿素主要由大企业承担着北货南调的任务,一旦这些大企业停止拿货,可能会造成尿素价格急跌。 在目前形势下,各环节一致的行动是降低库存。降低库存的方式不是停产,而是设法把库存向下游转移。但只有把库存转移到小规模纳税人或者消费者才能避免没有进项税抵扣的风险,从而形成短期之内,只有小规模纳税人敢进货(农业消费还未启动),出口和大型流通企业都停摆的情况。 热议 即将开征的化肥增值税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很多化肥行业背后的现实,对于它的到来,有人唱衰,有人附和,好不冗杂,那么,作为化肥行业最具发言权的主体们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和见解呢,你们对这项突如其来的政策又有多少想传达的鼓与呼呢?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