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5200 | 回复数:0
近日,在山东寿光纪台镇李延平的大棚中,看到每个操作行的南头都有一个30厘米见方的小坑,上面盖着农膜,而且小坑两边的茄子长得格外健壮,这个小坑里究竟藏着什么?又会产生怎样的能量?接下来,谜底让李延平来为大家揭晓。 李延平的大棚里种着长茄,植株长势健壮,棚内、外都十分整洁,鲜有落叶、杂草堆等。据李延平介绍,今年,他在操作行南端挖了一个小坑,将平时疏掉的茄子叶片放置在坑内,然后加上生物菌剂,通过发酵腐熟后,茄子叶片又变成了营养丰富的有机肥,回流到附近的土壤中,正好让两边的茄子受益。“你看,周边的茄子根系长得又白又长,活力十足,根据作物根系有向水向肥的生长特性,可知小坑内叶片腐熟后,变成了适宜茄子生长的营养物质。”李延平总结,不过,叶片在腐烂过程中,会产生异味,所以小坑用农膜遮盖着。翻开坑内叶片,看到由生物菌剂产生的白色菌丝。 按照平日的管理,间隔约15天,每棵植株上,可摘两个茄子,接着梳掉部分老片,然后,李延平会将叶片放入坑内,加入适量生物菌剂。而在这个时间段内,上一次放入的叶片恰好能腐熟完成,这样一来,确保了李延平大棚内产生叶片、枝杈等蔬菜垃圾,在小坑内实现自销。 李延平种植的茄子,颜色紫黑发亮,商品性较高。茄子长得好,还得益于秸秆还田的功劳。据介绍,今年7月份,李延平带头,联合张学春、李树标等三人自主创新制作了一台蔬菜秸秆粉碎机,将大棚茄子秸秆粉碎后还田,同时,他们还免费为农户提供生物菌肥,供粉碎后的秸秆发酵腐熟用。如今,秸秆还田的优势凸显,李延平从棚内抓起一把土壤,发现粉碎后的秸秆碎屑,一触即碎,土壤质地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增强。粗略统计,在七八月份茄子换茬之际,有寿光、青州100余个大棚使用了李延平的秸秆还田技术,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微量元素,肥沃了大棚土壤的同时,也减少了大棚蔬菜垃圾的产生,更降低了下一茬的投入。“这茬茄子,和往年相比,每个大棚少投入了4000元的有机肥。”李延平说道,但并没有影响茄子的产量。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