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9019 | 回复数:3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5-12-31 12: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国内一家知名化肥企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近年来,在主业低迷的情况下,该企业将自营白酒和红酒等产品纳入集团创收体系,这种多元化的营销策略也一再被该企业高层津津乐道。但近日据媒体报道,该企业的这种营销策略,已被演绎成用酒抵发员工工资,甚至冲抵供应商账款等另类方式,让许多企业员工、采购商及供应商敢怒不敢言。一时间,舆论哗然。,感觉《农资导报》还是很给该企业面子的,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该企业的名字,不过《长江商报》,凤凰资讯,腾讯大楚网,中国日报网等知名媒体却没有这么客气,直接以:“湖北宜化“以酒代薪”调查:用酒抵发工资员工不敢言”做标题,而且做了非常细致的报道!

在百度以“化肥企业 酒 抵工资”搜索之后的结果
 农资曝光 forum
  据一位和该企业合作多年的采购商反映,多年来,该企业一直将酒强制售卖给供应商、采购商。“比如说,采购一吨货,货值3000元,有关方面只收2900元,其余100元为酒款,一车30吨货,就有3000元的酒款,而且这个酒款须先汇至一个第三方账户,再由其账户转到该企业账户上。”
  这种“潜规则”不仅在当地被人熟知,在全国各地的子公司也较为盛行。一位在该企业上过班的老员工透露说,“你不买酒,货款就慢慢拖,反正就是拿不到钱。”据他描述,曾有很多煤老板因此拿不到钱,该企业当地的小供应商更是敢怒不敢言。
  更有知情人透露,供应商或采购商在该企业内部购买的酒还可以5折回流。有一家公司承接该企业下属公司的工程,工程款300万元,结款240万元,另外60万元以酒产品冲抵,不过这价值60万元的酒可以30万元现金再回购,也就是说一去一来之间,无故折损30万元。
  除了向供应商、采购商强制卖酒,公司员工也是该企业的售酒对象。据了解,该企业拥有员工几万人,这无疑被该企业看做是一个可以自我消化酒类产品的巨大“富矿”。该企业酒业负责人也不止一次称赞公司将酒和化肥混合的销售体系,称企业内部的员工销售是酒业销售的“游击队”。然而,在不少员工眼中,这所谓的员工售酒福利,实际是被“掐着脖子走”。
  该企业多名内部员工向媒体证实,该企业曾经用酒抵发员工工资,比如发60%工资,发40%的酒。同时,该企业还强制旗下公司员工售酒,且分配任务亦是公开的秘密。一位已从该企业退休的老职工表示还有子女在该公司内部上班。他称,“我儿子是4000元的任务,工资也就四五千,不卖就自己掏钱买。我的子女们好像被掐着脖子走,不卖又不行”。
  不过,该公司否认以上说法。该企业负责外宣的人士表示:“这些都是误会,我们接到过类似反映,查清后,发现只是供应商的误会。我们员工可以自愿利用私人渠道卖酒,这是鼓励员工额外创收,全属自愿,绝不可能出现强制购买。”
文/《农资导报》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5-12-31 12: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宜化“以酒代薪”调查:用酒抵发工资员工不敢言

以下为其他知名媒体的文章:
长江商报消息(记者刘涛刘亚丹发自三峡宜昌)将自营白酒和红酒等产品纳入集团创收体系,是上市公司湖北宜化在主业低迷下的多元化策略,不过,此举已遭到各界的强烈批评。

酒业寒冬之下,湖北宜化集团旗下金沙回沙酒的销量实现8年37倍增长,成为行业黑马。这背后,宜化集团的内部员工销售模式功不可没。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一再被宜化集团高层津津乐道的营销策略,却被演绎成用酒抵发员工工资,甚至冲抵供应商账款等另类方式,让许多宜化员工、采购商及供应商敢怒不敢言。

12月8日,一位宜化采购商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跟宜化做生意必须买宜化的酒,这在当地是公开的秘密”。

上述所指的酒,包括湖北宜化母公司宜化集团先后收购的贵州金沙回沙酒、大关酒、河南豫缘春酒和拉亚红酒。

一份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宜化金沙回沙酒业集团年销25.6亿元,通过宜化集团内部渠道销售的就超过4亿元。除了强制供应商、采购商买酒,湖北宜化还曾用酒发员工工资。

不过,宜化集团否认以上说法。12月11日,长江商报记者来到湖北宜化位于宜昌西陵区沿江大道52号的总部大楼,该集团办公室人士陈新武向记者回应:“这些都是误会,我们接到过类似反映,查清后,发现只是供应商的误会。我们员工可以自愿利用私人渠道卖酒,这是鼓励员工额外创收,全属自愿,绝不可能出现强制购买。”

买酒成做生意前置条件
12月8日,在湖北宜昌城区的一家咖啡厅,宜化采购商徐明(化名)对长江商报记者透露,多年来,宜化集团一直将酒“强制”售卖给供应商、采购商。

“比如说,采购一吨货,货值3000元,有关方面只收2900元,其余100元为酒款,一车30吨货,就有3000元的酒款,而且这个酒款须先汇至一个第三方账户,再由其账户转到宜化账户上。”

相较于众多合作伙伴,徐明透露,“宜化内部更喜欢懂这种规则的生意伙伴”。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潜规则”不仅在当地被人熟知,在全国各地的子公司也较为盛行。此外,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宜化在财务和账户上处理得比较聪明,会尽量把账做平。

作为国内首家从事酒类生产与销售的农资企业,宜化集团成功跨界卖酒一直备受褒扬。

据了解,宜化集团拥有员工6万人,大大小小的供应商无以计算,这无疑被宜化集团看做是一个可以自我消化酒类产品的巨大“富矿”。

宜化集团金沙回沙酒业董事长董兵不止一次称赞宜化集团将酒和化肥混合的销售体系,称集团内部的员工销售是酒业销售的“游击队”。

然而,在不少员工眼中,这所谓的员工售酒福利,却另有面目。

12月11日,一位在宜化集团旗下化工厂上过班的老员工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你不买酒,货款就慢慢拖,反正就是拿不到钱。”

据他描述,曾有很多煤老板因此拿不到钱,宜化当地的小供应商更是敢怒不敢言,“一般与宜化有长期业务往来的都不敢得罪宜化”。

更有知情人向记者透露,供应商或采购商在宜化内部购买的酒还可以5折回流。有一家公司承接宜化集团下属公司的工程,工程款300万元,结款240万元,另外60万元以酒产品冲抵,不过这价值60万元的酒可以30万元现金再回购,也就是说一去一来之间,无故折损30万元。

事实上,湖北宜化不仅用酒“对付”私营供应商,甚至对某些大公司也一样欠债不还。

此前,某国内不愿意透露名称的上市公司曾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宜化集团作为该公司主要客户,却长期欠款,催款不回,最后导致该公司只能以坏账处理,以致该公司当年(2013年)出现高坏账率。长江商报记者从该公司2015年中报获悉,双方已经解除交易关系。

除了向供应商、采购商强制卖酒,公司员工也是宜化的售酒对象。上述徐先生和多名内部员工皆向记者证实,宜化集团曾经用酒抵发员工工资,比如发60%工资,发40%的酒。

同时,湖北宜化集团强制旗下公司员工售酒,且分配任务亦是公开的秘密。

12月9日,长江商报记者接触到一位已从宜化集团退休的老职工李从荣(化名),在长达1个多小时的交谈中,他屡次向记者表达无奈,他的家里还有子女在集团内部上班,他称,“我儿子是4000元的任务,工资只有四五千,不卖就自己掏钱买。我的子女们好像被掐着脖子走,不卖又不行”。

而宜化集团负责酒业的公司颇为神秘,长江商报记者根据宜化总部员工所描述的地址到猇亭宜昌长江大桥处找寻,一直未找到其办公场所,而据大桥附近居民表示从未听说,当地也无负责宜化酒业的公司。

宜化收购酒企恐另有乾坤

宜化集团“喝”酒可能饱含更深的战略意义。

2007年,国内白酒市场逐渐回暖,酒企收入增长速度加快,据《中国白酒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吨酒价格从2003年的1.6万元/吨上升到2007年5月的2.61万元/吨,2007年1月至6月,产量达到215.9万千升,增长17.14%。在产量连续增长的同时,销售收入和利润更是呈现加速上升态势,2006年,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71.4亿元,同比增长31.08%;2007年1月至5月收入473.5亿元,同比增长30.63%。

事实上,在白酒行业有生产资源垄断性特征,特别是盛产酱香酒的贵州,成为宜化集团攻城略地的重要地域。

2007年7月,宜化集团增资扩股改制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从2007年改制,该公司基酒产能从每年800吨扩至每年2万吨,规划2020年年产能将达到3万吨规模。

经过8年时间,金沙酒业从年收入仅7000万元一路狂奔到近25.6亿元,年产能从700千升飙升到19000千升,未来十年更是剑指百亿销售规模。

这与董兵不无关联,1971年生的董兵曾经在湖北五峰县干过8年,先后推出当地茶叶品牌千丈白毫。2006年,其被派往宜化集团,担任宜化化工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由于长期善于与人打交道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从2006年起,董兵先后任职于宜化云南、重庆等公司任职,而后担任湖北宜化集团西南区域总裁。

2012年,在宜化集团战略布局下,董兵出任金沙酒业集团董事长。

同年,宜化集团12亿元投资贵州铜仁地区的大关酒厂,该酒厂1984年技改后年产量仅300吨,后来在2003年承包给浙江籍商人经营,2011年,大关县引进湖北宜化集团异地新建大关酒厂,公开信息显示,规划年产能将达到2万吨,营收30亿元。

在河南,宜化集团在白酒行业也有布局,2013年,投资2000万元在漯河新建年产能1500吨的白酒生产线。自收购澳大利亚亚瑟格伦酒庄,宜化集团也开始进军红酒业,2013年,宜化集团又进一步在澳洲收购了路斯格兰酒庄。

众所周知,布局酒业是宜化集团多元化的一个方面,不过,知情人认为,宜化集团“喝”酒可能另存目的。

据长江商报记者调查,从2005年开始,宜化集团先后在贵州兴义、毕节以及遵义等地投资建设煤化工项目。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宜化集团在贵州累计投资61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利润20亿元,解决劳动就业1.4万人。

早在2006年初,宜化集团斥资0.9亿元收购漯河的宏丰公司和泰丰公司两家化工厂,投入2亿元资金用于扩能改造,之后,再次投资20亿元在当地发展盐化工。

宜化集团对贵州的资源相当重视。2010年11月中旬,贵州金沙县与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约,“十二五”期间将在金沙县投资125亿元煤盐化电一体化循环项目。彼时,宜化集团掌门人蒋远华表示,在湖北宜化集团未来发展中,将把金沙县作为投资的重点区域之一。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显示,宜化集团在贵州投资白酒前后,均有涉及当地相关产业投资,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的关联性,倾心投资白酒可能“醉翁不在酒”。

贵州地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域,也是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地区,宜化集团作为国内500强被引资进入,各类资源“对接”后,水到渠成也成为必然。

剔除政府补助:宜化账面亏损6718万

然而,在多年用酒冲抵债款,且拖欠供应商债款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湖北宜化的财务报表却并不好看。

2014年财报显示,去年湖北宜化总营业收入182亿元,净利润却只有3103万。而同期内,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就有9821万元。

换言之,如果剔除政府补助部分,湖北宜化在去年实则已经亏损。

除此之外,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湖北宜化在净利润只有3103万元的情况下,却有着高负债率和高额的对外担保。
2014年年报显示,2014年,湖北宜化总资产162亿元,较2013年总资产131亿元增长19%;负债总额110亿,较2013年负债总额79亿元增长28%;负债率68%,较2013年负债率60%增长了13%。

同时,湖北宜化去年的实际担保总额约为56亿元,占到公司净资产比例的90.66%。资料显示,2013年9月15日,湖北宜化对其旗下子公司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担保5亿元;2014年5月9日,对湖北宜化松滋肥业有限公司担保6000万元;2014年6月27日,对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担保5.2亿元等。依据公司2014年年报公开的信息,仅是子公司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就先后得到湖北宜化20次担保,实际发生担保额有18次。

自2005年到2015年,这10年间,湖北宜化的负债总额从16.8亿元,上涨到2015年中报的303.8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湖北宜化负债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传统旧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映,通过负债拉大投资规模,扩大销售规模。”

这10年间,湖北宜化的总营收从2005年的23亿元,上涨到2014年的182亿元。收入剧增的背后,实则是大量的现金投入。

公开数据显示,湖北宜化10年资本支出271亿元,贷款利息支出7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62亿元,自由现金-188亿元,有息负债从2005年12.7亿元增加到2015年第二季度的253.8亿元,净增加24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从24.78亿到204亿。

有业内分析师称,“相比于提供传统工业原料和设备的国企来说,湖北宜化账面上还有利润已经很不错了。”
发表于: 2015-12-31 12: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牛逼
发表于: 2015-12-31 14: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都是看帖没回帖,不过这个得回一下,宜化那么大,这么做的确不像话。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