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零售商的日子不好过?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9472 | 回复数:0

联盟版主 发表于: 2016-3-1 09: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以及各种新型的农业承包方式方法的陆续出台,为诸多农资零售商们画出一道道“死坎”,好像唯有被“招安”,给“吞并”,心不甘、情不愿地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的漩涡里失去自我。

不过,“大公司、大农资商来不了我们这些边边角角地块的,我们的小生意照做不误,小买卖照红不淡!”这是镇上几家零售农资农药商店“小老板”的心声。面对大趋势下的“吞并”狂潮,他们却依然是镇定自若,坚信自己的营生会有后路,不担心被吞并关张而“没饭吃”!

地域留得“青山绿水”。我国农村地广人多,种植业、养殖业内容丰富,农作指数复杂,处处都留有一方方需要农药、农作的“青山绿水”。“大户农业”、“大户承包”还只能够占据一定数量连片面积作业,广袤的乡村原野里存有大大小小分散种养的农户。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的农田、水面、棚舍,都会是小型农资零售商的天地世界。更何况那些“大牌”、“大户”农资商的经营会对这些貌似“边角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暇顾及,无力经营,他们的业务之手实在是“鞭长莫及”。这就是那些零售商的“福地”与富矿。

市场留得“半壁江山”。农村集镇、村口巷尾的农资市场是以时令之需、某种所求的“小众化”模式出现的。那些赖以“大户营销”的概念,其终极目标不就是种养大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联合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农资消费大户吗?那么诸多没“进社入伙”的小型种养单位以及其他农资需求,就构成市场的另外“半壁江山”,为农资零售商“截留”了经营市场,成为零售商得以继续与大户农资经销商对垒的“营盘”。

人脉留得“乡亲买卖”。零售商能够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中立得住脚,有些还“活得逍遥自在”,纵然各有招数,但是最看家的本领要数是人脉!他们做生意直接面对四乡八村一个个农资消费者,他们经营买卖凝聚的是乡里乡亲人脉情缘。在面对“大户”集团式供应农资的模式中,这些面孔熟识的乡亲们在不习惯的方式里,最容易怀念的还是家门口自己朝夕相处的熟人生意,还有方便就近的零售商的热情服务。

“拾遗补缺”聚人缘。现有的种田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大户制”需求,由于数量与品种的诱惑,会成为“大户”、“大牌”农资经销商倾力的重点,因而对那些需求小、散、远的生意不会悉心而作。零售商出手的对应动作就该是“拾遗补缺”这一招。在大面积、大品类种养之余的“小群落”、“多品种”所需所求,数量集聚不少,就会形成农资需求供应短腿。“大户”经销商不闻不问,就得有零售商们适时按需送上可心的服务,聚集了服务人缘的同时,零售商还愁“拾”不来“碗”,“吃”不成“饭”吃乎?

“活络经营”揽生意。做生意,就应该关注多揽“活络财”。零售商在深谙当地种养业品类结构、农药、农资需求状况之时,要改善经营方法,多变生意策略,针对散、远、偏做活生意,面对数量少、价位低、利润薄活做买卖。把经营做活,使买卖集聚,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毋庸置疑的广阔市场前景是:不管农资经营市场如何风云变幻莫测,也不管经营方式如何潮起潮落,农资零售商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市场里缺少不了这些经营灵活多样、买卖可爱可人可心的农资“服务生”!
涂俊明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