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4393 | 回复数:0
产品全球市场发展概况 产品简介 氟环唑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氟环唑分子对一种真菌酶(C14脱甲基酶)有强力亲和性,与目前已知的杀菌剂相比,能更有效抑制病原真菌。氟环唑可提高作物的几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的收缩,抑制病菌侵入,这是氟环唑在所有三唑类产品中独一无二的特性。对香蕉、葱蒜、芹菜、菜豆、瓜类、芦笋、花生、甜菜等作物上的叶斑病、白粉病、锈病以及葡萄上的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效。 氟环唑可以与多种药剂混配使用。氟环唑与醚菌酯、丁苯吗啉混配,商品名为Allegro Plus。氟环唑与吡唑醚菌酯混配,用于大豆,商品名为Opera,此混配杀菌剂在拉丁美洲获得了可观的收益,成为2008年这一地区的主导产品。与吡唑醚菌酯、醚菌酯混配,商品名为Density、Opponent、Optimo。 另外,氟环唑是马克西姆-阿甘(MAI)、AgriGuard公司的主要杀菌剂产品之一,商品名分别为Soprano、AgriGuard Expoxiconazole。 市场历史 氟环唑分子中具有环氧乙烷的特征结构,代表了新一代的三唑类杀菌剂。近年来国外对于氟环唑的研究、应用较多,国内相对较少。2004年氟环唑的全球销售额为3.95亿美元,1999—2004年,年均增长10.9%,增长较快。2005年受欧洲市场低迷的影响,氟环唑销售额为2.7亿美元,2006年约为4亿美元,2007年为3.45亿美元,2008年为4.2亿美元,2003—2008年,年均增长8.4%。估计原药量为1,500~1,800 t/年,为杀菌剂种类排名第3、三唑类杀菌剂排名第2的品种,主要销售区域在美洲、欧洲市场。 1993年初,氟环唑首次进入法国市场,商品名为Opus,之后进入欧洲、南美和亚洲,用于控制多种病害。尽管欧洲谷物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数目繁多,Opus进入市场后即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产品迅速成功是由于其对于主要谷物病害有很好的活性,这一性质成为它的优势竞争力。比起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作为新引入的产品,氟环唑成为三唑类谷物杀菌剂的主导产品。 近几年,由于氟环唑与多种产品混配使用,扩大了杀菌谱,也使氟环唑的销售额有明显增长。2007年由于巴西市场的支持,尤其是巴西大豆锈病、欧洲冬季气候恶劣,给氟环唑的市场销售捉供有利条件。2008年同样由于巴西市场的支持,尤其是大豆锈病的发生,谷物种植面积的增长,欧洲相对严重的病害压力,使得氟环唑的销售额增长。 近年来,氟环唑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登记,包括许多欧洲国家、美国和中国。据有关国外最新农药研究报道,巴斯夫开发了2个以氟环唑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混剂: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商品名为Opera,2002年在德国和英国注册上市;氟环唑+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商品名为Covershield,用于谷物,已在德国、英国和法国注册上市。 产品全球市场状况分析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销售额(量) 表1 氟环唑2013年全球销售额分布情况(百万美元;分地区)
表2 氟环唑2013年全球销售额分布情况(百万美元;分国家)
从上面的销售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氟环唑的主要销售分布于以下区域: (1)欧洲地区销售额为3.22亿美元。主要分布于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谷物作物上。 (2)拉美地区:销售额为1.58亿美元。主要分布在巴西的大豆上,小部分在巴西和阿根廷的谷物作物上。 其他区域的分布均较为有限,这与巴斯夫的作物推广策略有很大的关系。 表3 部分国家氟环唑销售额和价格
从价格情况可以发现以下趋势: (1)在不同的区域,巴斯夫采取的是差异化制剂的营销策略;通过不同的混配成分适应市场需求;在独占市场的国家,巴斯夫在各个国家的定价均有所不同。 (2)在同一国家的不同作物板块,巴斯夫采取的是统一化制剂的营销策略,即通过单一制剂适应所有作物情况,而在不同的作物板块上,价格差异并不大(如巴西的3类不同作物)。 (3)在所有市场,氟环唑均作为混剂推广到市场,单剂销售非常有限,而混配成分均为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其他类别的杀菌剂。 在主要作物上的销售额(量) 从作物分布上看,氟环唑主要分布于以下作物板块: (1)谷物:销售额为3.45亿美元。主要得益于欧洲市场(包括东欧和土耳其),以及拉美谷物市场的销售,在欧洲各国,氟环唑均为首选的混配成分,作为与新上市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混配的组分;从而获得良好的市场推动力。 (2)大豆:销售额为0.96亿美元。主要分布在拉美(尤其是巴西),主要源于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制剂对于大豆锈病有特殊防效,但是类似的情况在北美区域的大豆作物上并未产生。 (3)经济作物:目前氟环唑混剂在拉美的蔬菜和热带作物上也有一定的分布,但是由于不是巴斯夫的重点推广版块,因而销售额较为有限。 国内发展概况 国内登记情况 目前国内登记氟环唑的企业有109家,其中单剂有76家,复配制剂有33家,配伍产品包括嘧菌酯、嘧啶核苷类抗生素、三环唑、稻瘟灵、井冈霉素、多菌灵、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等。剂型多以悬浮剂为主,占总数的90%,其余剂型包括水分散粒剂和乳油等。 产品应用 主要应用作物与目标病害:氟环唑主要防治亚洲大豆锈病、大豆白粉病。用于谷物主要防治谷物褐锈病、谷物黄锈病、谷物壳针孢叶斑病。氟环唑的使用扩展到水果、蔬菜和甜菜。 氟环唑对一系列禾谷类作物病害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并能防治糖用甜菜、花生、油菜、草坪、咖啡、水稻及果树等的病害。其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而且具有内吸和较佳的残留活性。 2014年氟环唑出口情况 表4为2014年氟环唑产品出口情况汇总。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出口数量在5月份最高,达到139.9吨,金额也是5月份最高,达到7.34百万美元。 表4 2014年我国氟环唑出口情况
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截止2006年,国内商品化蔬菜种植面积约2.7亿亩,果树种植面积约1.5亿亩,大豆种植面积约1.4亿亩,大棚的种植面积已达数千万亩,且1年栽培数茬;每年蔬菜发生的病害为1亿亩次,果树发生的病害为3,500万亩次,大豆发生的病害为2,000万亩次。由于常规杀菌剂品种的长期使用及乱用,造成了绝大多数病害对其产生抗性,防治效果降低或使用大剂量时才有效,这种情况为氟环唑等新型、高效杀菌剂提供了市场机遇。 氟环唑广谱、高效,弥补了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三唑酮和代森锰锌等许多常规杀菌剂杀菌范围窄、对作物靶标病害防效较差等不足,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氟环唑为低毒、安全杀菌剂,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药剂残留毒性标准。按照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无论是经口或经皮毒性指标,均属于低毒农药。因此预计未来几年,氟环唑在国内市场的用量将呈稳步上升趋势。目前国内生产的氟环唑主要供应出口,但随着专利期过后国内市场对其的认可,会逐渐在国内杀菌剂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国内部分非专利农药生产公司已经具备氟环唑产品的生产技术,之后应研发出能够受市场欢迎的制剂及复配产品,并且非专利农药公司还要有明确的主攻市场,以便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获得利益。小规模的农药公司应主要开发国内市场,因为在本土市场开发非专利产品相对省力。氟环唑专利过期带给了国内很多非专利农药生产企业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这个市场也给了他们严峻的挑战。非专利农药生产企业应找准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农药市场,为开拓国际农药市场积累宝贵的财富与经验。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