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 棚内湿度还是高点好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455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6-3-8 11: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咨询:
河北衡阳一菜农咨询,以前听人说,蔬菜大棚里湿度越低越好,病害不容易发生。今年,我地膜、秸秆都用上了,还在棚里堆了一些石灰吸湿,可以说把湿度控制的很好,可感觉黄瓜的长势还不如邻居,这是怎么回事?
原因分析:
棚室蔬菜生产中,棚内湿度并不是越低越好。我们所说的一定要控制好空气湿度,是指要尽量控制夜间的空气湿度,避免叶片结露,为各类真菌、细菌性病害侵染创造合适的环境,减少病害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控制棚内湿度是正确的。
然而,棚内空气湿度并不是越低越好,尤其是白天,较高的空气湿度反而有利于蔬菜高产。要解释这一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蔬菜一天中的光合速率变化,上午随着温度升高、光照变强,叶片的光合速率也迅速提高,但到达一定程度后,也就是中午前后,叶片的光合速率突然下降,直到下午光照减弱后才有所恢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合午休”现象。这是因为高温会加剧植物的呼吸作用,而且使叶子的蒸腾速率增高,叶子失水过快,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供应不足,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当温度上升到热限温度,净光合速率甚至会降为零,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叶片会因严重失水而萎蔫,甚至干枯死亡。
相同温度、不同空气湿度条件下,蔬菜叶片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差异是很大的。研究证明,在10001600,棚内平均温度为33-40℃的高温条件下,高湿度(70%-80%)会显著促进了番茄叶片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减轻甚至消除了光合“午休”。据试验测定,高温、高湿条件下净光合产物的累积比中低湿度对照提高了30%-340%,坐果率、产量明显提升。这就是我们以前一直提倡的“高温养瓜”的理论基础。
农技员提醒:提高白天棚内湿度利于高产
菜农可采取以下措施,提升白天棚内湿度。
1.合理进行地表覆盖。棚内地表最好采取种植行覆膜,操作行盖草的模式。春季,白天可将地膜揭开,利于增强土壤透气性和土壤水分蒸发,提升棚内空气湿度,提高光合速率;下午则盖好地膜,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控制棚内湿度,降低病害侵染几率。
2.及时浇水,保证土壤水分供应。俗话说“收多收少在于肥,收与不收在于水”,土壤水分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着叶片光合速率的高低,也影响了空气湿度的高低。菜农要根据天气、土壤干湿度、植株生长状况等,灵活调整浇水间隔和浇水量。浇水看似简单,但浇好水却是很难的,一定要正确浇水,确保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更加适宜。
3.滴灌喷水增湿。温度高、光照强的时候,菜农可以利用喷灌设施等喷水增加棚内空气湿度,降低高温强光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利于高产稳产。

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