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已经喊了若干年,但是目前的流转效果还是不很理想,很多农民宁愿把田地荒起来也不愿意流转出来,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土地流转和农户利益的PK,这个议题也成为了2016年两会农业领域争论比较大的议题! 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了“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也就是说国家依然在大力度的推行土地流转,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专门采访了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张晓山,他强调保障农户利益的关键在于农户和流转企业要成为利益共同体。在供给侧改革的形式下,土地流转过程中,只有土地转让方和受让方成为利益共同体,更均衡地分配土地红利,才能真正帮助农业各产业生产成本的下降。 谈到土地流转中企业的作用,他指出,企业进入农业可以带来先进的理念、技术、资金、销售渠道等,但是龙头企业进入农业不是代替农民做农业,而是带领农民做农业。不止是企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政府部门的监督和协调也不能放松,政府部门的工作是需要确保土地流转不会变成“圈地圈钱”,企业拿到流转的土地之后不是做非农业、非粮食生产的事业,不是一旦做不好,甚至破坏了土地之后不负责任一走了之。 只有土地流转的双方保持长期合作,成为利益共同体,通力合作,农业现代化才不是一句空话,农民的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中国农资联盟小编观点: 以上观点里面,本人比较佩服“龙头企业进入农业不是代替农民做农业,而是带领农民做农业。”这句话是比较靠谱的,也可能是解决土地流转和农户利益之间的心结所在,以前的土地流转,当农户把手上的土地流转给企业之后,地就由流转企业自己来种,农户只能守着微薄的地租过日子,这样一来,农户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流转也基本是失败的。所以只有流转企业能扭转思路,将把地租给你的农户变成职业农民,来为你打工,这样就能有一个良性循环,起到平衡土地流转和农户利益之间的关系,让农民不怕土地被流转。 同时也有不少企业,钻政策空子,赚取不义之财,不能有效利用流转的土地或帮助当地农民致富。相信“十三五”时期,政府会加强监测力度,减少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