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大户":折本折得抬不起脚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030 | 回复数:0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6-4-7 09: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李,当地远近闻名的包田户,手持1400余亩土地,被市里誉为“土地流转大户”。我满怀希望下乡去找他调研,想象着回来完成一篇新农村里,转型农民从小型化耕作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乡野调查论文。

下车后,辗转几十公里,终于找到老李家。一栋低矮破旧的土砖房,未经过任何粉刷,几扇窗户的玻璃破碎,未来得及修复,用纸糊着勉强挡风。房前的晒谷场,杂草丛生,横七竖八地放着一捆捆干柴。

我以为找错人家,向人再三强调,我找的是包田大户老李家。村里人确定地告诉我,这就是他家。

我试探性地敲着门,敲了很久,门才微微打开。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妇小心翼翼地探出半边脸,胆怯又充满防备地呵到:“你是谁”,寒意扑面而来。我赶忙解释自己是慕名而来向老李讨学包田经验的调研者。

老人上下打量了我一遍,将信将疑地问我:“你不是来讨债的吧?”“讨债?”我被弄得一头雾水。正要再解释,一个扛着锄头的人,从田里回来。他再三确认我不是讨债者,而且听说是“上边派来的人”,这才告诉我他就是老李,屋内是他母亲。然后放下锄头,热情地把我迎进客厅。

客厅内杂乱堆放着农具,墙上挂着各种荣誉奖牌以及和领导的合影。他找了一个凳子,用衣服擦拭掉灰尘,拉我坐下。
我仔细打量这位名声在外的包田大户,头发蓬乱,胡子拉茬,脸上刻着道道皱纹。鼻梁上架着酒瓶底般厚而脏的眼镜,手上的青筋清晰可见。皮肤黢黑而皴裂,衣服裤子零散挂着洞。身体健壮略带书生气,脸色苍老得像六旬老人,完全没有想象中“包地大户”的风光模样。

坐下之后,老李就迫不及待地凑在我身边,单刀直入地问:“你能借点钱给我不?”我惊讶地问他资金有何困难,他开始滔滔不绝地向我诉说“种种不幸遭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几年折本折得抬不起脚了”。
老李的家摆了不少奖牌和证书。(作者供图)


老李是村里的“知识分子”,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这一直让他引以为豪。早在国家大力提倡“土地流转”之前,他就非常具有前瞻性地看到承包土地是个“好门路”。

“我好歹是读过书的人,以前也做过大队会计,这点账还算不清吗?”老李说的这笔账,是他在2006年最初流转土地时的打算。按照他的设想,黄淮海平原土地平坦,即使每亩除去成本外只赚100~200元,但如果承包的面积足够大,赚的也就更多。况且按照自己的种田经验,每亩赚一两百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为有这样“稳赚”预期,老李很早就开始自己出去找地。当时国家还未提倡大规模土地流转,他已经开始尝试从农户手中包地。

他认识邻镇戴村的村书记,在村书记的帮助下,他一家一户地做工作定合约,第一批就承包了400多亩土地。以后连年承包,最后承包到1487亩土地,涉及102户。

按照国家政策,他因为不断流转土地,承包面积超过了一千多亩,当地政府为他颁发了“土地流转大户”“种粮大户”等诸多奖牌。“发奖牌不如发点资金补贴来得实惠”,他焦头烂额地抓着头,“包地8年,每天忙得昏天黑地,睡觉醒来一睁眼就有干不完的活,身上衣衫也顾不得换洗,但是倒霉的事一件接着一件,本金赔进去不说,现在还欠债80余万元,每天被讨债者追着跑”。
 三农关注 forum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