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2016南方早稻育插秧得注意以下三点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2555 | 回复数:0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6-4-16 19: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南方早稻播种、育秧、移栽已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受前期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今年早稻播种育秧总体进度偏慢,部分地区秧苗素质偏弱。农业水稻专家指导组针对当前气候特点和秧苗质量,提出管理重点是抗寒保温、肥水促控、防治病虫。

优选良种,种子处理  根据各地生态条件、移栽方式等,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广适性好的早稻品种。播种前做好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防止恶苗病发生。有条件的地方提倡采用工厂化、大(中)棚、薄膜覆盖,保温育秧。

因天因地,适时播种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避开阴雨天气,选择生育期适宜的早稻品种抢时播种。
以水调温,抗寒防冻

近期,南方部分地区气温波动较大,对早稻春播和培育壮秧不利。对已播秧田要加强防寒工作,未盖地膜的要及时补盖地膜,同时采取“夜灌日排”、“晴排雨灌”等科学排灌方式,调节秧田水热状况,防止出现烂种、烂秧。
科学调控,培育壮秧

育秧期间,保温的同时适时两头揭膜通风,防止病害;如遇持续晴日高温(膜内≥35℃)天气,要揭膜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如天气由持续阴雨突然转晴时,切忌突然揭膜,盲目施尿素等速效肥,应先通风炼苗再揭膜,秧床应边揭膜边洒水或灌水。1叶1心期适温保湿壮苗,防徒长,注意防止绵腐病、立枯病的发生;2叶1心期通风炼苗,增肥促蘖,培育壮秧;3叶1心期实行日揭夜盖,移栽前5~7天用1%~2%的尿素液淋施“送嫁肥”,施后加淋一次清水或移栽前3~5天施起身肥,一般每亩秧田施4~5公斤尿素。对长势偏弱的秧苗,增施磷钾肥,保持水分平衡,促进恢复生长。如遇“倒春寒”,要确保保温设施完好,及时以水调温,保持田间温度,防止烂秧死苗。
分类指导,适时移栽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时抢晴插秧。对机插田块要提高耕整田质量,移栽前田块要沉实,做到适时早插,力求浅插,适当增加密度;秧龄一般20天左右,宜选用25厘米行距的插秧机,避免秧龄过大引起的缓苗期延长,每亩栽插2万穴以上。对手插或抛栽田块要保证栽插密度,提高均匀度;秧龄一般25~30天,高产田块每亩栽插2万~2.5万穴,杂交稻每穴2~3本苗,常规稻每穴5~6本苗,亩基本苗分别达到5万~6万和10万~12万。三熟制田块要增加栽插密度,秧龄一般不超过35天,每亩栽插2.5万穴以上。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