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别只顾闷头种棚了,听听他们说的这话…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1924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6-4-20 14: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4月份,彩椒的价格都出奇高。很多种植彩椒的菜农也把握这一价格规律,让彩椒在这个空档上多坐椒。而彩椒管理过程中,让其出彩的技术措施很多。我们找到三位高手,通过聊天,他们打开了心里的话匣子,咱来看他们是如何管理的?
赵师傅:促根促壮最关键
来自聊城阳谷的赵师傅是种植彩椒多年的高手。他认为促壮棵重点在促根上。彩椒苗定植后的缓苗,也就是根系扩展、吸收养分的过程,此时扩展出去的根系,就是后期根系生长的基础,最为关键。因此,赵师傅在苗期管理中,主要就是围绕促根来做工作的。
促根,关键在于促进根系深扎,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根系吸收养分的范围,还可以增强抵御水涝、低温等恶劣环境的能力。那么,赵师傅在促根上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采取合理的栽培模式,以高垄栽培为好。翻地施肥后,起高垄,浇水,沿水线定植。椒类作物根系分布浅,再生能力弱,宜浅栽,露坨栽培即可。
其次,及时划锄。缓苗水就开始应用加加旺激抗菌968冲施肥,及时中耕划锄,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可促进根系向深层土壤扩展。一般来说,只要椒子不出现萎蔫症状,就可尽量晚浇水。
再次,晚覆盖地膜。地膜具有保水保肥、提高地温等作用,彩椒前期栽培必不可少。可是,若地膜覆盖过早,前期地表湿度高,温度高,适宜根系生长发育,就不利于根系深扎。你想,绝大多数根系分布在地表5厘米内,甚至一揭开地膜就是白花花一片根,这是不正常的。一旦浇水过大或地温过低,浅层根系很容易受到伤害,导致植株长势迅速衰弱,开花坐果困难。建议菜农在对椒开花坐果以后再覆盖地膜,此时根系已经深扎,叶面积较大,覆盖地膜就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赵师傅:调温晃棵促坐果
种植彩椒多是从四门斗才开始留果,门椒、对椒都是直接将雌花摘除。而来自聊城莘县的赵师傅在促进彩椒坐果方面有自己的办法。
首先,调温促授粉坐果。彩椒开花坐果期,温度不宜过高,如果棚内温度超过32℃持续2小时,彩椒就会出现授粉或受精不良,增加畸形果数量。在彩椒的花芽分化期及坐果期,白天一般棚室内温度达到22℃通风,中午棚内最高温度在28℃左右即可;夜温一般控制在15-18℃,昼夜温差10-13℃。
再来说湿度。棚内湿度过高或过低,对授粉都不利。如果棚内湿度过大,会导致彩椒花粉发育不良,活性降低,授粉率低。还有些菜农因为害怕植株出现徒长现象,控水防止彩椒徒长,使棚内过于干旱,这样雌蕊柱头的粘性就会降低,不利于花粉管的萌发,难以完成受精作用。如果不敢浇水,可以采取早上喷洒一次清水的办法来适当增加一下棚内湿度。
其次,晃棵授粉。每到辣椒开花授粉高峰期,也就是上午八九点钟,都要在棚内操作行进行走动,而且要边走边摇动边上的植株,或者直接晃动一下吊枝钢丝,可以模拟自然界的风吹,通过震动促进花粉脱落沾到柱头上,来提高彩椒的授粉率,效果较好。
另外,还要注意及时补充营养,促进花芽健壮。辣椒开花前,喷施硼肥、氨基酸、甲壳素等,补充营养,对促进花芽分化有较好的效果。
王师傅:疏枝疏果减消耗
谈起彩椒管理的门道来,山东省聊城侯营王师傅有很多话要说。他认为:增加营养、减少消耗是保证彩椒持续结果的不二法门,生产中则主要采取以下几点避免无谓的营养消耗。
首先,疏枝。当前菜农多是采用两行三丝的吊蔓方法,一般留3-4根结果主枝进行吊蔓,外侧的2根主蔓吊在外侧钢丝上,另外两根主蔓则吊在两行中间的一根钢丝上,这样就使四根主枝之间分得比较开,能给植株提供较好的光照条件。但随着植株长大,枝叶更加茂密,就容易相互遮阴,影响植株生长和果实膨大。因此,建议在第一茬彩椒采收以后,就会把相对较弱的枝条疏除一根,改善田间整体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下茬彩椒更早开花坐果,提早上市。
当然,彩椒是以采摘彩色成熟果实为主的,用来结果的都是主枝,因此要在坐住果实后及时摘除果实下面的侧枝,以减少营养的消耗;果实上面的侧枝可以根据植株长势、通风透光条件等适当留取,待下一批果实坐住后再摘除。
其次,疏果。在果实坐住之后,为了协调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提高彩椒的精品果率,在果实长至鹅蛋大小时还要及时进行疏果,疏除过密以及病虫果、伤残果和畸形果,第一茬彩椒一般每株最多保留8-10个果实。
“采用这两个方法,减少了营养消耗,彩椒的产量、品相都有所提升。”刘师傅补充说。

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