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6349 | 回复数:0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6-4-20 19: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件简述:
今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的通知》,宣布2016年4月20日起全国化肥电价优惠全部取消!预示着施行了53年的化肥优惠电价政策以后就没有了。不由得从国家最近一系列出台的政策看出,国家整顿大化肥企业的决心是越来月强烈了,从最开始的提高化肥铁路运输类别,提高运价,再到化肥的征收增值税,以至于今日取消化肥的电价补贴,真实的感觉到国家为了实施供给侧改革,首先拿大化肥企业开刀了。

取消电价优惠化肥价格将上涨多少?
尿素生产为例,目前享受电价优惠的多是单套合成氨产能30万吨以下的企业,也就是尿素产能52万吨以下的尿素生产企业,这些产能大概占目前尿素总产能的一半左右。

尿素生产企业主要分为煤头、气头、还有油头。油头成本比其他都高。所以基本不采用石油来生产。所以就基本形成气头(以天然气为原材料)和煤头(以煤矿资源为原材料)。目前电价影响的主要是煤头企业。

对于煤头企业来说,吨耗电大约在800-1200度左右,电价上调0.1元/度,则煤头企业成本增加幅度或在80-120元/吨,此次调价(电价优惠取消)可谓让传统煤化工企业雪上加霜,利润空间再次被大幅压缩。

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化肥的主产区山东,山东省化肥用电由之前的每千瓦时0.44元上涨到目前的0.54元,取消优惠后等于大化肥企业的用电价格就上涨了1毛,而这一毛,足可以使大化肥的价格最高上涨120元/吨。再来看看安徽,安徽大工业35千伏线路的合成氨电价为0.65元/千瓦时,而中小化肥享受的优惠电价为0.4413元/千瓦时,优惠幅度达30%以上,此次取消优惠之后,安徽大化肥企业用电价格将比以前商场了2毛1,按照成本模式换算,最起码安徽大化肥企业一吨化肥出厂价要涨240元以上!

用电优惠取消对化肥企业影响有多大?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相关人士介绍,就目前的市场平均价格而言,经营较好的大化肥生产企业只能维持10— 20元/吨的盈利,电价上涨后尽管一些企业试图调整价格使成本上涨压力能向下转移,但目前国内市场低迷,是否能顺利传导还有待观察。化肥生产环节中,氮肥相比其他化肥品种属于用电大户,本次电价调整对氮肥企业影响巨大,基本4000万吨以上的合成氨产能都将受到影响。

一直以来,我国化肥生产企业的用电价格享受着特殊的优惠政策,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化肥用电曾经采取“小步慢调”的节奏逐步取消,而且每次价格上调幅度不大,目的是让企业逐步适应,但是此次电价上调的幅度出乎业内的预期,即便存在一定的过渡期,对于行业来说依然受到不小的冲击。

大化肥企业会借势涨价吗?
2015年4月以来,全国多数地区已经适当上调了化肥用电价格(部分企业表示电价涨幅0.9-1元),2016年4月份电价调整的幅度应不大,据悉部分地区可能仅适当上调0.1元左右或略高就能够达到同工商业用电价格一致,粗略估计此次尿素成本增幅仅约80-120元/吨。

此外,众所周知,2015年9月以来,增值税复征和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均使尿素成本有所增加,而煤炭价格低迷、国内外需求低迷,致使尿素价格一路下跌,中间偶有小涨,但涨价持续时间较短,可见需求才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供应次之,成本最后。

这段行情上涨不仅是利用了电价即将上调这一因素,近期少数尿素企业正在进行轮换检修,加之当前复合肥企业整体开工率已从2月中旬的40%左右上升至80%左右,也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这波尿素行情上涨。

同时还了解到,广东珠三角、湛江雷州半岛等地水稻、糖蔗、菠萝、香蕉等农需备肥已经启动,省内复合肥生产厂家对于原料尿素的需求渐增。

从经销商层面看,受往年旺季尿素行情暴涨暴跌影响,提前打款备货积极性降低;同时受季节性需求影响,备货量有限,尤其二级代理商及下游零售商,多为按需采购、现用现购。

预计氮肥生产企业在此背景下,价格调整谨慎,除个别订单向好、供应收紧、前期价格偏低企业价格或跟涨80-100元/吨外,多数企业或继续稳价销售。另外,受氮肥成本面支撑,预计今年氮肥从经销商备肥到基层终端用肥,波动幅度将收窄,虽暂谈不上逆袭,但至少还算平稳,后期下跌空间也比较有限。

国家到底想干嘛?
此次电价上调,对于目前疲软不堪的市场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对于淘汰落后产能,缓解氮肥企业产能过剩有着积极影响。

根据氮肥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氮肥需求量为5700万吨,实际产量达到7100万吨,过剩近25%。氮肥协会表示,随着新建产能陆续达产,尿素开工率在2015年5月以后保持较高水平,造成2015年下半年市场的低迷走势,但也加速了落后产能的淘汰。

“十三五”期间预计关停尿素产能1300万吨。到2018年,氮肥总产能控制在6000万吨,其中淘汰落后产能500万吨;尿素产能控制在7600万吨-7800万吨,其中淘汰落后产能不少于1000万吨,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90%。如果实现以上目标,而新增产能实现减量置换,供需将达到平衡。

据了解,2015年合成氨退出产能是580万吨,新增产能238万吨,净增产能-342万吨;尿素新投产390万吨,产能下降394万吨,净产能首次下降。

在我国化肥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当前我国农业相关部门已经明确提出化肥减施的总体规划,这更加坚定了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化肥市场化的推进的决心,化肥生产流通环节运、气、电、税优惠政策陆续取消,曾经为中国农业做出贡献的化肥行业从业者们也难免有“卸磨杀驴”的伤感。专家认为,取消化肥优惠政策,势必会造成化肥生产和流通成本会上涨,供需形成平衡后市场售价会有所上涨,农民宁愿少施一次肥而加大施肥量的行为,考虑经济性而改变施肥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取消优惠政策也是国家引导化肥减施的一种价格政策,取消优惠政策才是真正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才会更合理。但短期内,电价的上调将会令企业感受到阵痛,但是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阵痛之后将会让行业更加健康,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